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2018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长春市德惠三中)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图中,可用于矫正近视眼的透镜是( )
组卷:51引用:10难度:0.9 -
2.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 )
组卷:388引用:8难度:0.7 -
3.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 )
组卷:1216引用:77难度:0.7 -
4.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39引用:56难度:0.9 -
5.有一天晚上小芳同学在未开灯的房间里看电视时,拿着一个凸透镜在电视机与对面墙壁间移动,忽然她看到对面墙壁上出现了电视机屏幕的放大画面。那么关于像的性质和这一成像原理的应用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104引用:15难度:0.9 -
6.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41引用:2难度:0.7 -
7.人眼是一个高度精密的光学系统,下列围绕人眼的讨论,错误的是( )
组卷:338引用:21难度:0.9
四、实验探究题(共24分)
-
22.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她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清晰的实像。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A/B/C/D)
(2)若在图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组卷:180引用:3难度:0.5
五、创新应用题(8分)
-
23.某学校一位老师站在同一位置,用焦距可改变的照相机对着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如图甲、乙所示。观察照片后同学们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凸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1)同学们先后选用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rn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诸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老师在拍摄哪一张照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们这样做的理由。组卷: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