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 1.能证明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直径大的实验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有关硫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7引用:1难度:0.7
  • 3.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升,“标准状况”指温度和压强分别为(  )

    组卷:90引用:1难度:0.6
  • 4.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组卷:44引用:6难度:0.9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9引用:1难度:0.6
  • 6.Fe(OH)3胶体虽然是由FeCl3溶液制得,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

    组卷:21引用:1难度:0.7
  • 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他在导气管b处收集到的气体不具有的特征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7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1难度:0.6

二、综合题(共60分)

  • 23.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图:

    (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
     
    。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
     
    性。
    (2)以上步骤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Br2+
     
    CO32-
     
    BrO3-+5Br-+
     
    CO2↑。
    (3)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
     

    A.乙醇
    B.四氯化碳
    C.烧碱溶液
    D.苯
    (4)将1m3海水浓缩至1L最终得到36gBr2,若提取率为60%,则原海水中溴的浓度为
     
    mg•L-1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24.含氯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作氧化剂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干燥Cl2时,净化与收集Cl2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2)某氯水久置后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推测氯水中
     
    已分解,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①实验任务。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溶解度的影响。
    ②查阅资料。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gCl是强电解质;25℃时,AgCl饱和溶液中c(Cl-)•c(Ag+)=1.8×10-10
    ③提出猜想。猜想a:较高温度的AgCl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猜想b: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s(45℃)>s(35℃)>s(25℃)。
    ④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饱和溶液),在设定的测试温度下,进行表中实验1~3,记录数据。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uS/cm)
    1 Ⅰ:25℃的AgCl饱和溶液 25 A1
    2 Ⅱ:35℃的AgCl饱和溶液 35 A2
    3 Ⅲ:45℃的AgCl饱和溶液 45 A3
    (3)数据分析、交流讨论。25℃的AgCl饱和溶液中,c(Cl-)=
     
    mol/L。实验结果为A3>A2>A1。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③中的猜想a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成立。结合②中信息,猜想b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
     

    (4)优化实验。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在实验1~3的基础上完善方案,进行实验4和5。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序号 试样 测试温度/℃ 电导率/(uS/cm)
    4
     
    B1
    5
     
     
    B2
    实验总结。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②中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也成立。猜想b成立的判断依据是
     
    。(填写A3、B1、B2之间的大小关系)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