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新版必修5《第1单元 科学之光》2018年单元测试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劫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的劫难,一种是人为的劫难。前者包括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竺可桢给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画出了一个曲线,他发现气温相差一到两摄氏度就对农作物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见了“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也不见了“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忧伤。[甲]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真可谓醍醐灌顶。
人们常常不能汲取历史教训,招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乙]只落得“六朝旧事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的结局,古人告诫“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但中国森林面积消失得很快,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推波助澜,造成很多问题,各种资源黯晦消沉。[丙]明朝刘基说,人利用自然资源等于是“盗”,天地之盗,我们是盗用天地的财物,但他说我们要善盗,不要“竭泽而渔”。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醍醐灌顶 B.常常 C.招致 D.推波助澜
(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组卷:1引用:2难度:0.6
三、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9 -
4.《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标题出自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下列对这首律诗的颔联、颈联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 )( ),( )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组卷:24引用:5难度:0.5
十、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
11.古诗文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剑阁峥嵘而崔嵬,
(2)故木受绳则直,
(3)可堪回首,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5)门前冷落鞍马稀,组卷:3引用:2难度:0.9
四、写作(60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番茄原来是生长在南美洲森林里的野生浆果。当地人把它当作有毒的果子,称之为“狼桃”,只用来观赏,无人敢食。十六世纪时,一位英国公爵将之带回英国,人们都把番茄种在庄园里欣赏,仍没有人敢冒险尝试它的滋味。人们见它的茎叶长满了茸茸的细毛,且分泌出一种怪味液体,认为吃了会中毒死亡。十七世纪时,一位法国画家面对着美丽的“狼桃”,鼓足勇气吃了一个,一种又酸又甜的滋味使他心惊肉跳。他急忙穿戴整齐,躺在床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但这位冒险的画家并没去见上帝,他的奇闻很快轰动了法国。从此欧洲人对番茄的戒心解除了。到了十八世纪,意大利厨师用番茄做成佳肴,番茄终于登上了餐桌。
请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确定立意。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0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