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淮南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如图,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如图,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如图,读黄河流域图,回答1~3题。
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
4.据《史记》记载,西汉时,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到宋朝时北方大量的人口南移,先进农具和灌溉工具的发明(唐时的秧马,宋时的新式水车)提高了生产力,使这一带“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苏湖熟,天下足”。读材料回答4~6题。
西汉时,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耕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①稠密的水系
②黏重的土壤
③干热的气候
④起伏较大的地形组卷:1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共4道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8.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和改造河流,人们在许多河流上建起了大坝。可是,大坝的修建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图是三门峡水利枢纽和埃及的阿斯旺大坝,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促进了埃及农业的发展。尼罗河为沿岸地区人民从事耕种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2)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河流下游区域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3)图示潼关-咸阳段发生的变化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组卷:3引用:1难度:0.5 -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8月25日,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西段全线开通。如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
材料二: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1)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2)分析新疆适合长绒棉生长的区位优势。
(3)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