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1845年,英国富兰克林探险队进行北极探险,旨在沿着加拿大北部海岸寻找通往太平洋的航道。如图示意探险队航行区域范围及可能走过的路线(虚线)。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图中⑤地位于①地的(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1845年,英国富兰克林探险队进行北极探险,旨在沿着加拿大北部海岸寻找通往太平洋的航道。如图示意探险队航行区域范围及可能走过的路线(虚线)。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可能形成“通航大道”,受此挑战较大的是(  )
    ①苏伊士运河
    ②白令海峡
    ③土耳其海峡
    ④巴拿马运河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3.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如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4.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如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5.日本东西两侧海岸冬季降雪量差距很大,靠近日本海一侧冬季降雪量远大于靠近太平洋一侧。但据古气候学家研究发现,在距今2万年前的末次盛冰期,全球气温比现在低5-100℃,日本西侧的降雪量远小于现在。如图示意日本海周边地形与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日本西海岸冬季降雪明显多于东海岸的原因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二、综合题(共40分)

  •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玻利维亚位于南美洲中部,经济落后,但矿产资源丰富。位于该国西南部的乌尤尼盐湖,是世界最大的盐沼,湖区卤水富含锂、硼、钾等元素,其中锂蕴藏量丰富。当地锂试验场的工人采用传统的提取工艺,将地下卤水注入蒸发池,经过数月蒸发及化学处理后得到碳酸锂,作为初级产品销往国外。但在该国政府的管控下,锂矿开采程度低,年开采量不足总量的四十万分之一。
    材料二:如图1为乌尤尼盐沼位置示意图,图2为卤水蒸发池景观图,图3为盐沼附近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乌尤尼盐沼附近最适合抽取卤水晒制的月份是
     
    (1月/7月),并解释原因。
    (2)分析玻利维亚锂矿开采难度低但开采程度低的原因。
    (3)推测乌尤尼盐沼锂矿开发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铁路沿线山地众多,气候类型多样,天气多变,广泛分布有永久性积雪、稳定积雪和不稳定积雪。青藏铁路穿越30余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为青藏高原雪灾高发县域,近40年铁路沿线雪灾发生频率呈明显增长趋势。如表示意青藏铁路沿线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系数。
    表一:
    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致险性 积雪雪灾致险性(0.3) 雪灾频率(0.5),雪灾强度(0.5),最大年积雪日数(0.5),最大年积雪深度(0.5)
    雪崩雪灾致险性(0.2) 雪崩频率(0.5),雪崩强度(0.5),地形坡度(0.5),最大年积雪煤度(0.5)
    风吹雪雪灾致险性(0.5) 最大年积雪深度(0.3),地表粗糙度(0.4),年平均风速(0.3)
    表二:
    因子层 副因子层(权重) 指标层(权重)
    脆弱性 物理暴露(0.7) 路基和轨道(0.2),桥梁和涵洞(0.15),饺路隧道(0.15),沿线车站(0.2),列车密度(0.3)
    应灾能力(0.3) 基础应灾能力(0.4) 沿线安置能力(0.15),通讯能力(0.2),车站及等级(0.15),人口密度(0.15),每千人医生人数(0.2),每千人病床数(0.15)
    专项应灾能力(0.3) 抗灾减灾工程措施(0.5),自然灾害监测和预报功能(0.5)
    救灾环境条件(0.3) 铁珞与公路的距离(0.2),沿线海拔高度(0.5),与主要城镇的距离(0.3)
    (1)简述雪灾对青藏铁路的危害。
    (2)从地形角度分析青藏铁路沿线多雪灾的原因。
    (3)从脆弱性角度说明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应对能力差的原因。
    (4)请为减轻青藏铁路沿线雪灾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组卷:14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