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12/18 14:30:2

一、填空题。

  • 1.艾青(1910-1996),原名
     
    ,号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组卷:222引用:2难度:0.8
  •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他的长诗《
     
    》《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组卷:564引用:6难度:0.8
  • 3.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组卷:81引用:1难度:0.8
  • 4.“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
     

    组卷:169引用:5难度:0.8
  • 5.艾青的《
     
    》歌颂了毛主席。

    组卷:66引用:1难度:0.8
  • 6.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浑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选自艾青的
     

    组卷:84引用:1难度:0.8
  • 7.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选自
     

    组卷:58引用:1难度:0.7
  • 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
     
    ,它们的核心是
     

    组卷:115引用:1难度:0.8
  • 9.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诗歌卓然成家,实践着他“
     
     
     
     
    ”的诗歌美学主张。

    组卷:123引用:2难度:0.8
  • 10.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此节选自《艾青诗选》的
     

    组卷:148引用:3难度:0.7

二、选择题。

  • 1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组卷:537引用:8难度:0.8

六、诗歌赏析

  • 3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关于这首诗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而且人格化了。
    C.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体现了革命者的心紧密相连的特点。
    D.这首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
    (2)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
     
    。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
     

    组卷:344引用:10难度:0.6
  • 3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1937年春(1)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组卷:228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