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九年级(上)开学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8 8:0:9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2021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家庭教育法》草案。建议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作为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本法制定的依据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8 -
2.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有34.1万名青少年参加,提交作品19.4万件。广大青少年的提案有乡村振兴等重大话题,有教育“双减”等社会热点。这说明青少年( )
①关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
②担当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③直接参与国家、社会管理
④积极履行公民的监督义务组卷:88引用:5难度:0.7 -
3.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在审议过程中,水利部不仅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还邀请湿地生态、环境法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并提出建议。对《黄河保护法》征求意见、开展讨论有利于( )
①增强公民对法治的信仰
②提升公民立法能力和素养
③让法律更好体现人民意志
④扩大公民权利,民主立法组卷:109引用:17难度:0.5 -
4.观察如图漫画“微博问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5.初中生小花在图书馆里大声接电话,被图书管理员制止时,她深感委屈:“是别人打电话找我,能怪我吗?”以下有利于说服小花的观点有( )
①公民有言论自由权
②公民要懂得正确行使权利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
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6.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了国家安全,既能保护国家利益,也能保护个体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
①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③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④人民的受教育权利不被侵犯组卷:35引用:20难度:0.8 -
7.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加强宪法监督的是( )
①宪法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②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③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
④设立“宪法日”,确立宪法宣誓制度组卷:53引用:2难度:0.8 -
8.每年“3・15”晚会都会曝光大量消费者关注的商品或服务质量问题,深度揭露消费环境存在的各类问题,倡导在法治的阳光下,消费者更有尊严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下依法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①直接对话,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②向工商部门提起诉讼
③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调解纠纷
④向人民法院申请仲裁组卷:172引用:2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5题,共50分。
-
24.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英烈的名誉、荣誉等权益必须受到法律保护。
【基本案情】某网络科技公司为电商企业提供信息中介、资源共享平台,将付费会员称为“雷锋会员”、平台称为“雷锋社群”,并发布有“雷锋会员”等文字的宣传海报和文章等。某区人民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该网络科技公司立即停止在经营项目中以雷锋名义进行的宣传,并在省级媒体赔礼道歉。
【裁判结果】某互联网法院认为,该网络科技公司使用的“雷锋”文字确系社会公众所广泛认知的雷锋同志之姓名,其明知雷锋同志的姓名具有特定意义,仍擅自用于开展网络商业宣传,构成对雷锋同志姓名的侵害,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判决该网络科技公司停止使用雷锋同志姓名的行为,并在省级报刊向社会公众发表赔礼道歉声明。
运用所学,说一说在维护英烈权益保护方面,司法机关是如何维护正义的。组卷:25引用:5难度:0.3 -
25.某校八年级开展“了解全国两会弘扬宪法精神”主题活动。
活动一:【关注两会报告】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23年3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活动二:【感悟宪法宣誓】
2023年3月10日,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赵乐际、韩正等其他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也进行了宪法宣誓。
(2)运用所学,说一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的重要意义。
活动三:【了解立法动向】
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3月15日,新修改的《立法法》正式施行。如表,以下是《立法法》修改完善的部分内容第三条 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五条 立法应当符合宪法的规定、原则和精神,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第一百一十一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进行主动审查,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审查。组卷:37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