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鲁教五四新版七年级下册《9.1 自然特征与农业》2021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在地球‘第三极’上的藏北草原,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的牦牛肉,补充我们的精力,滋养我们的身体。”坐在镜头前面,西藏自治区申扎县常务副县长王军强,当起了一名助农带货主播,不到两个小时,其直播“首秀”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销售额近20万元。据此完成1~3小题。
    不到两小时网络点击量超过5万人次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一、选择题

  • 9.如图是拍摄于青藏高原边缘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东经99°22′~100°04′,北纬28°34′~29°39′),这里海拔超过4000米,原本只能放牧,如今已是全川最大的太阳能光伏扶贫电站,所在地实现了“光牧互补,一地多吃”的生产方式。据此完成8~10小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9.如图是拍摄于青藏高原边缘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东经99°22′~100°04′,北纬28°34′~29°39′),这里海拔超过4000米,原本只能放牧,如今已是全川最大的太阳能光伏扶贫电站,所在地实现了“光牧互补,一地多吃”的生产方式。据此完成8~10小题。
    此地适合发展“光牧互补”,是因为这里(  )
    ①海拔高,气温低,适合牧草生长
    ②海拔低,气温高,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③地处高原、低纬地区,阳光照射强
    ④地狭人稠,污染严重,空气透明度低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9.如图是拍摄于青藏高原边缘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东经99°22′~100°04′,北纬28°34′~29°39′),这里海拔超过4000米,原本只能放牧,如今已是全川最大的太阳能光伏扶贫电站,所在地实现了“光牧互补,一地多吃”的生产方式。据此完成8~10小题。
    不属于光伏扶贫目的的是(  )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二、解答题

  • 10.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都有显著的地理特征。根据图文资料完成各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图释内容。

     
    ;②
     
    ;③
     
    ;④
     
    ;⑤
     
    ;⑥
     

    长绒棉因纤维长而得名,其生长期长,需要的热量大,是喜光作物,需要有灌溉水源。新疆长绒棉主要栽培生长在阿克苏地区、喀什等地区等,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图2是喀什位置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2)据图分析喀什能够种植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
    (3)请从地理角度解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的含义
     

    组卷:9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