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鲁教版九年级全册《2.3 溶液的酸碱性》2018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
     
    ,而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常用
     
    表示。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2.某pH=1的溶液显
     
    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成
     
    色。若使该溶液pH=8可向溶液中加入
     
    。若向原溶液中加水,pH逐渐变
     
    ,但pH
     
    7(填“>”“<”“=”)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 3.测定pH简单方法是使用
     
    ,方法是用
     
    蘸取待测液少许滴在
     
    ,显色后与
     
    对照。使用pH试纸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若待测溶液呈碱性,则测得结果会
     

    组卷:4引用:1难度:0.6
  • 4.小明在凉拌紫甘蓝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甘蓝变红了。他想这是不是巧合呢?于是又取紫甘蓝的汁液重复加食醋,现象相同,他又在紫甘蓝汁液中加入一些纯碱,结果发现紫甘蓝汁液变绿,请你和小明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食醋的pH
     
    7(填“<”“=”或“>”),纯碱属于
     
    (填“酸”、“碱”或“盐”)类化合物。
    (2)结合小明的实验,请你联想紫甘蓝汁液的用途
     

    组卷:79引用:21难度:0.9
  • 5.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请根据以下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用酚酞试液
    (1)向一锥形瓶中倾倒20g质量分数为4.0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3滴酚酞试液,振荡,再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刚好变为
     
    色为止,共用去稀盐酸20g,则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用
     
    的方法(填一操作名称)使其析出.用酚酞作指示剂可逐滴控制酸、碱溶液反应的量,视觉效果灵敏,操作简便.
    【实验2】用pH试纸
    (2)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沾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需间隔数滴多次检测溶液的pH,所以每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进行
     
    的预处理.
    【小  结】
    (3)除了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外,还可用
     
    (填方法)检测中和反应是否发生.

    组卷:141引用:10难度:0.3

二、选择题。

  • 6.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图所示,往烧杯中加少量某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组卷:64引用:10难度:0.7
  • 7.土壤的酸碱度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酸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5~6.5 5.8~6.7 6.0~7.0 7.2~8.5

    组卷:29引用:19难度:0.9
  • 8.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KCl(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CO2(水蒸气)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D CaO(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组卷:32引用:13难度:0.9
  • 9.只有一种物质就能将稀硫酸、水、澄清石灰水三种无色液体鉴别出来,可供选用的物质是:①pH试纸、②酚酞试液、③稀盐酸、④碳酸钠溶液、⑤石蕊试液,其中能用于鉴别的是(  )

    组卷:14引用:6难度:0.7
  • 10.下列措施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5
  • 11.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和至中性,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应加入的试剂是(  )

    组卷:49引用:6难度:0.7

三、填空题。

  • 12.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向水中加入熟石灰
     

    (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
     

    (4)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
     

    组卷:214引用:2难度:0.5

二、填空题

  • 35.向盛有10mLNaOH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pH计(用来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2.9 12.7 12.5 12.3 11.9 7.0 2.1 1.9
    (1)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mL时,NaOH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3mL时,溶液显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14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组卷:885引用:70难度:0.5
  • 36.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溶液呈
     
    【分析与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
     
    (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由
     
    色刚刚变为
     
    色时,则为中性。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钙粉末,若观察到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组卷:261引用:50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