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一部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与人之间要交往和相处,必须建立各种规则体系。道德就是人类为了和谐共处、各得其所而建立的规则体系。在道德规则体系中,道德基准是最基本、最起码的标准,凝聚和体现着社会共同体成员的道德共识。一个人认同社会共同体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并习惯于遵守和践行这个道德基准,他就具备了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生活的基本德行。道德基准至少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生活方式相适应;二是为社会成员所认同,并且简单、易知、易行,可以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所践行;三是可以作为基本参照,用来审视和规定其他道德规则或标准,用来评判和确认一个人的基本德行。
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应的道德基准也会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首先,工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方式成为历史记忆。人们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而是从市场上获得,从而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其次,个人脱离家庭作为独立个体走向社会,并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人与人的横向关系成为现代社会关系的主导,以父子纵向关系为主导的传统社会关系被取代。再次,国家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由家或家族组成,而是由公民组成,个人以独立的身份与其他个人、社会、国家发生关系。
在我国古代社会,农耕自然经济是人们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方式,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细胞,父子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从生到死生活在一起的熟人圈子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范围,宗法等级制度下的风俗习惯制约着人们的绝大部分行为。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孝”被确立为社会的道德基准。我们的先人把这一道德基准贯彻到道德规范体系、法律规范体系以及官吏的任免之中,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快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社会的基本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道德基准也必然相应地发生变化。
确立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其中着眼于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我国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彰显个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回答了人们处理与他人、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应秉持什么样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是现代社会人们应当遵循的道德基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道德基准,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公民道德的新发展。当前,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让现代社会的道德基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行为规范力。
(节选自焦国成《确立现代社会道德基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不是从家庭获得,这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家长主导制瓦解。
B.在制定道德、法律规范时以及官吏任免中贯彻“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
C.由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所以两个时期的道德基准也有所不同。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当代中国全体公民的社会价值共识,是现代社会新的道德基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人与人交往必须建立规则体系为前提,论述了道德体系的道德基准问题。
B.文章从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出发,论述了构建新道德基准的可行性。
C.文章运用比较论证阐述了现代社会的特点,指出我国社会道德基准变化的必然性。
D.文章先概述“新”“旧”社会差异,再阐明我国情况,由一般到特殊,逻辑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能够认同、遵守、践行人们普遍信奉的道德基准,那么他就具备了基本的德行。
B.现代社会个人地位被凸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道德基准来约束个人的无限膨胀。
C.由于个人取代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中国也就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发展成为现代社会。
D.我们只要将道德基准融入现实社会生活,就能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组卷:5引用:18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森林固碳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经济有效方式。科学研究证实,结合树木的碳捕获潜力,在地球上合理的土地范围内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是以最低成本实现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内的最佳途径之一。自设立植树节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推进国土绿化不能只看面积,还应注重绿化品种的多样化、本土化,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在我国202个县的退耕还林工程中,90%以上的县种植单树种纯林,种植简单人工混交林的县不到40%,种植天然林的县仅3个。由于树种单一,很多人工林里动物少得可怜。不过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在青海省门源县浩门林场,由沙棘、山柳、青杨等造成的林子,成了荒漠猫、赤狐、狍子等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片生机盎然。同时,要加强后期管护。森林固碳速率与其年龄组成密切相关;采伐、火灾、病虫害等问题的发生,也会严重抵消森林的生态碳汇能力。相关部门应加强森林抚育经营,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强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等多种保护措施,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摘编自《为碳中和贡献“绿色”力量》,《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4月20日)材料二:
治沙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部,沙地分布区面防沙治沙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西部,沙地分布区面积约9900万亩。历史上,这里曾是一处林草植被蓊郁繁茂、湖泊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景色秀丽的好地方。18世纪初,清政府向该地区大量移民,恣意开垦沙质草原,发展农耕经济,自怡人的好地方。18世纪初,清政府向该地区大量移民,恣意开垦沙质草原,发展农耕经济,自此,当地草原荒漠化愈演愈烈。
科尔沁沙地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治理。在长期防沙治沙实践中,当地林草局根据不同土地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确定不同的治理和建设模式。比如,在平缓沙地推行“乔木网、灌木带、优质牧草中间盖”模式,在流动、半流动沙地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浅山丘陵区推行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沟模式。通过大规模、持续和系统地治理,林草植被增加,水土流失得到遏制,沙尘暴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如今的科尔沁沙地,局部地区有了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也逐渐形成。过去在沙区几乎绝迹的野生动物,也回到了故地栖息繁衍。科尔沁沙地整体向内收缩,部分地区呈现出“荒漠变绿洲”的景象,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
(摘编自《从黄沙到绿野》,《光明日报》2022年1月23日)材料三:
大规模国土绿化是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重庆市不断探索造林新模式,围绕针叶林改润叶林、单层林改复层林、纯林改混交林、低效林改中高效林及景观林彩化等措施,重庆市“四山”区域内共完成森林抚育32万亩,逐步构建起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市林业局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计划用10年时间实施315万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解决长江等大江大河重庆段两岸水土流失难治理、造林绿化水平低、城乡生态修复困难多等突出问题,在形成生态屏障同时,也为当地群众种下一片片致富林、景观林。
每年阳春三月,巫山曲尺万亩李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依托一年一度的长江三峡(巫山)李花节,曲尺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村民们发展起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户均年增收近万元。曲尺乡的变化,折射出重庆市国土绿化的新思路、新理念。去年,重庆市正式启动“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长江及嘉陵江、涪江等干支流两岸丘陵低山地区,布局了脆李、柑橘、笋竹等特色生态产业,大力开展农村“四旁”植树,建设森林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探索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摘编自《重庆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日报》2022年3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合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能最经济地控制全球气温升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途径。
B.我国的人工林面积虽然居世界首位,但绝大多数县种植的树种单一,可见生物多样性问题在过去未得到充分重视。
C.科尔沁沙地治理过程中,当地依据不同自然地貌确定不同的治理和建设模式,体现了科学绿化、精准治沙的策略。
D.推进国土绿化工作,不仅可以治理我国存在的荒漠化等生态问题,也可以与乡村振兴结合,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加强对森林的管理养护,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森林的生态碳汇能力。
B.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治理让科尔沁沙地“荒漠变绿洲”,生态环境不断向好发展,恢复了景色秀丽怡人的历史旧貌。
C.以巫山曲尺乡为代表,将环境美化和发展旅游业态相结合,是重庆市探索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有益尝试。
D.科尔沁和重庆两地持续开展系统治理科学绿化工作,从而解决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筑牢了当地的生态屏障。
(3)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国土绿化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组卷:0引用:2难度:0.3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夜
叶绍钧
桌上的煤油灯放着黄晕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惨淡,好像反而加浓了阴暗。桌旁坐着个老妇人,手里抱一个大约两周岁的孩子。她感得特别不安,不知道快要回来的阿弟将怎么说。
晚上,在她,这几天真不好过。除了孩子的啼哭,黄晕的灯光里,她有时仿佛看见鲜红的一滩,在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弄外,汽车奔驰而过,她就仿佛看见一辆汽车载着被捆缚的两个。门首时时有轻重徐疾的脚步声经过,她总觉得害怕,以为或者就是来找她和孩子的。
这时候,在她衰弱而创伤的脑里,涌现着雾海似的迷茫的未来。往哪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一毫也不能辨认。怕有些猛兽或者陷阱隐在这雾海里边吧?她想十分之九会的。她不敢再想,便问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张。”大男随口回答。
“不!不!”老妇人轻轻呵斥,“大男姓孙。记着,孙,孙……”
大男哭了起来,“哇……妈妈呀……妈妈呀……”
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屋内的器物仿佛跟着哭声的震荡而晃动起来,灯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滩血!
嗒,嗒,外面有叩门声。她吓得一跳,但随即省悟这声音极熟,一定是阿弟回来了。门才开一道缝,外面的人便闪了进来。
“怎么样?”老妇人悄然而焦急地问。
“唉!总算看见了。”
“看见了?”老妇人的眼睛张得可怕地大。
“我今天去找了那个弟兄,好言好语同他说,求他大慈大悲,指点我去认一认他们的棺木。我又同他说了,我说这两个人怎样地可怜,女的有年老的娘,他们的孩子天天哭,叫着妈妈,妈妈……请他看老的小的面上发点慈悲心……”
老妇人听着,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
“这一番话动了他的心。”阿弟接续说,“他叹口气说,‘听你讲得伤心,就给你指点了吧。不过好好儿夫妻两个,为什么不安分过日子,却去干那些勾当!’”
“嘘……”老妇人舒口气,她感觉心胸被压抑得太紧结了。她一样不懂女儿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们同脸生横肉声带杀气的那些囚徒决不是一类人。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得到同样的结果?
“他引着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谈。啊——”
他停住了。他想如果照样说出来,太伤阿姊的心了。两个人向野里走。没有路灯,天上也没有星月,是闷郁得像要压到头顶上来的黑暗。那弟兄幽幽地说,“他们两个都和善。你知道,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那一天,我们那个弟兄,上头的命令呀,退缩了好几回,才皱着眉头,砰地一响放出去。哪知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男的臂膀上。又是三响,才算结果了,两个染了满身红。”
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
“他说那男的很慷慨,几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条外国裤子,身上穿的就是。”阿弟连忙闪避。
“那是淡灰色的。”老妇人眯着眼凝视着灯火说。
“这没看清,天黑。走到一处,他说到了。十来棵大黑树立在那边,树下一条一条死白的东西就是棺木。”他低下头来。受了那弟兄“十七号,十八号,你去认一认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时的心情,他不敢说,也不能说。他想定了,说,“他说棺木都写着号码,十七十八两号是他们俩。”
“十七,十八!”老妇人忘其所以地喊出来,眼眶里明莹着仅有的泪。她重新经验那天晚上那个人悄悄来通报恶消息时的况味。她知道,“嗒,嗒”叩门声是他们特别的调子,开进来,是肩并肩的活泼可爱的两个,这种事情绝不会有的了。一阵烈焰在她空虚的心里直冒起来,泪膜底下的眼珠闪着猛兽似的光芒,“那辈该死的东西!”
“我告诉你,”老妇人咬着牙说,“你甥女儿嫁了,女婿是个清秀的人,我欢喜。她生儿子了,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我欢喜。他们俩高高兴兴当教员,和和爱爱互相对待,我更欢喜。唉!却成十七,十八!为了什么呢?总得让我知道。却说不必问了,就是你,也说不必问,问没有好处——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张的丈母,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谁把我怎样!”她拍着孩子的背又说,“说什么姓孙,我们大男姓张,姓张!啊!我只恨没有本领处置那辈该死的东西!”
阿弟听呆了,侧耳听了听外面有无声息,勉勉强强地说,“这何必,就说姓孙又有什么要紧?——喔,我想起了。”他伸手掏衣袋。他记起刚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给他一团折皱的硬纸,说是那男的托他想办法送与亲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国裤子袋里。
“他们留着字条呢!”他说着。
“啊!字条!”老妇人身体一挺,周身的神经都拉得十分紧张。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
阿弟凝着细眼凑近煤油灯念这字条。“‘儿等今死,无所恨,请勿念。’嗤!这个话才叫怪。没了性命,倒说没有什么恨。‘恳求善视大男,大男即儿等也。’他们的意思,没有别的,求你好好看养着大男;说大男就是他们,大男好,就如他们没有死。只这‘无所恨’真是怪,真是怪!”
“拿来我看。”老妇人伸手攫取那字条,定睛直望。
虽然不识字,她看明白这字条了。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觉充实了好些。睁眼四看,熟习的一些器物同平时一样,静处在灯光里。
“大男,我的心肝,楼上去睡吧。”她立起来走向楼梯,嘴唇贴着孩子的头顶,字条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着母性的热光,脚步比先前轻快。
“哇……”孩子给颠醒了,并不张眼,皱着小眉心直叫,“妈妈呀……”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作毕
(原载1927年10月《小说月报》18卷10号,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的哭最使老妇人伤心又害怕”,“伤心”是因为老妇人由哭声想到大男父母的不幸,“害怕”则是因为这哭声可能会引来麻烦。
B.“这样的家伙我们就怕”“退缩了好几回”“这就差了准儿”,刽子手行刑时的种种怯懦的表现,写出了革命者对反动派的震慑。
C.小说中画横线句运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老妇人在悲哀、惶惑中满怀忧虑和恐惧的心理,担忧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遭遇危险。
D.小说多处描写灯光、器物、姓氏及老妇人的眼睛等细节,使文章前后勾连,又形成纵向对照,让故事情节符合逻辑地展开,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字条”在小说中的作用。
(3)小说采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行文,请分析其效果。组卷:4引用:3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当负面情绪转变成发泄行为,通常都带着攻击的味道,要么向内攻击自己,要么向外攻击他人,不管哪种方式,只会带来一时爽快。压抑负面情绪“冷处理”也不可取,当一个人呈现压抑状态时,内心会聚集更多的负面情绪,可能导致情绪崩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①
(2)简述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90字。组卷:6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戍守边防的战士,火灾现场逆行的消防员,隐姓埋名三十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潜艇的黄旭华,历经失败、砥砺拼搏走至荣耀巅峰的“中国女排”……我们感动于他们心中无我的境界。
这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我们喜欢街舞的自由与释放,我们喜欢生活的随性之乐,我们不断地制造着“小确幸”与“仪式感”……我们越来越心中有我,想要凸显自我的个性与价值。
对以上提及的“心中有我”与“心中无我”,你有怎样的理解与体会?请根据材料及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40引用:28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