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高考语文第八次适应性试卷(4月份)
发布:2024/11/20 15:0: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传统的人口红利观从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以及论述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这些讨论对于理解国家发展和预判未来趋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人口结构转变来看,我国1960年已经出现了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和社会抚养系数的下降,1980年以后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资本投资和工业化发展,才使得人口结构变动的“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成为现实可能。“人口红利”确实对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但与其强调“人口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如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制度变动,才是1980年代经济奇迹的真实力量。
人口结构性转变的“红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潜在性的影响,这样的“潜在性的红利”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度改革,才能够转化成为现实的人口红利。
当前我们确实面临着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人口红利”减弱或者逐步消失的挑战。我们看到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从2011年开始已经下降,而劳动适龄人口总量从2012年也已经下降,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社会抚养系数也开始转头向上不断提高。人口红利减弱对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值得警惕的,但如果我们意识到人口结构性变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能也不必要对于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而惊慌失措。
实际上与其考虑如何避免“人口红利”的消失,还不如深入思考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进行新的调整,从而应对人口变动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反而能够开辟出适应未来中长期人口变动的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弱带来发展的挑战,但也同时创造出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或者可以说是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人力资本红利”就是一种新的人口红利。人口生育率下降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人口死亡率下降带来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寿命的延长,共同增加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高使得人力资本替代劳动力数量得以可能。只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劳动力数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消失”就可以转而被新生成的“人力资本红利”所替代,并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这也就要求以劳动力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变成为以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为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为更加依赖人才、更加依赖知识技术、更加依赖健康促进的发展模式,通过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和充分利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劳动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物质和社会财富,这样的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新红利就能够延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促进“人力资本红利”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落实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实现。
(摘编自任远《创造出“新人口红利”的发展机遇》)(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人口红利观,从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角度,来解释国家经济的历史发展并预判国家经济的未来趋势。
B.在作者看来,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奇迹,并不是人口红利的力量,而是经济方式与改革制度的推动。
C.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看,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与社会抚养系数成反比,它们的数量都越高对国家就越好。
D.只有真正落实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促进“人力资本红利”起作用,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论证顺序上,全文先破后立。先摆出传统的人口红利观,轻肯重否;然后提出新的人口红利观,以人力资本红利为重点,论述了其合理性。
B.作者在文中第一段和第三段阐述了1960-2012年间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目的是为了说明人口红利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需要警惕的。
C.作者在论述人力资本红利时,从人口出生和死亡率,到教育水平和健康寿命,再到人力资本及其红利,因果相扣,步步推理,最后得出观点。
D.文章从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对比、人力资本与知识技术的相互作用、经济模式与劳动生产率的因果等的论述中,阐明了人力资本红利的产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经济贫穷社会落后科技含量很低的时代,人口红利是经济提高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力量。
B.如果发展了劳动力市场,改革了制度,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潜在性才可能消失。
C.如果我们既注意了人口变化,尤其注重了经济模式和制度改善,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D.作者新的人口红利观也只是一种理论学术上的新观点,仍需要国家社会发展实践的践检。组卷:5引用:3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作出重要部署。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需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也需要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完善财政、货币、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支持政策,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摘自周人杰《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材料二:
记者从2021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国气象部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气象服务,气象投入产出比达到1:50。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娱购游等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覆盖多领域的生态文明气象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了应对气候变化、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保护利用、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服务品牌。
(摘自《我国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世界先进水平》《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0日)材料三: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110亿千瓦,同比增长3.1%。随着我国清洁能源继续快速发展,清洁电力生产比重得到大幅提高。2020年,全国电源新增装机容量19087万千瓦,其中水电1323万千瓦、同比增长197.7%,风电7167万千瓦、同比增长178.7%,太阳能发电4820万千瓦、同比增长81.7%。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电力生产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8.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摘自《电力需求呈稳步回升态势》《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1日)材料四:
新华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22日电中国企业投资承建的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罗马布兰卡一期、三期项目22日并入阿根廷国家电网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是阿根廷最大的风电项目群,其中的罗马布兰卡一期和三期项目共建造风机3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投运后每年将为当地提供4.5亿千瓦时清洁电力,可满足10万户居民用电。
据悉,项目群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将为当地提供16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满足36万户居民用电;每年可让阿根廷减少燃烧标准煤65万吨,减少碳排放180万吨。
项目群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阿根廷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和能源转型,还将为当地提供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4日第3版)材料五:
多国积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加速推广电动汽车,促进低碳环保出行。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摘自《多国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B.我国目前的清洁电力有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类型,且发电量所占比重呈上升态势。
C.阿根廷赫利俄斯风电项目群建设已促进了其环保事业和能源转型,还提供了1000多工作岗位。
D.汽车行业将采取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未来,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B.许多国家认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就是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
C.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气象部门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D.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目的之一,是要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绿色转型。
(3)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组卷:1引用:3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重上井冈山
新年伊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重上井冈山。
吃着红米饭,喝着南瓜汤,试穿一双山里人做的草鞋,学唱一首当年红军的歌。我抚摸伟人用过的东西和拍照墙上存留的标语,依然能感受到淳朴的民风民俗,体味出井冈山老表的亲切热忱。
我登上笔架山,那里有十里杜鹃长廊,杜鹃花是迎春花,每到春天,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映红五百里井冈山。神奇的是,杜鹃花的花朵呈五角形,远远望去,那是五角星的海洋。我去了五龙潭,瀑瀑跌宕,潭潭清澈,山水怎么看都是一个舞着的少女,舞得灵性飞扬。
井冈山是红色的,也是绿色的;是阳刚的,也是阴柔的。五大哨口是井冈山的要道,贺子珍是红军和井冈山的牵线人。这个牵线人陪毛泽东搞农村调查,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在井冈山雕塑园看到了伍若兰,那是朱德的妻子,她看上去那么羸弱、学生气,可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被俘后面对酷刑不曾动摇,最后她滴血的头颅被挂在赣州城门上。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百姓们亲切地拿着红薯给朱德尝。人们没忘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的那句话: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朱德走时采了路边的一棵兰花要带回北京。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喜爱兰花,那是应了伍若兰的名字。
井冈山有那么一首歌谣:“韭菜开花一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年,妇女解放真甘心。”红军在这里奋斗的年月,不知有多少井冈山女子为他们织布做鞋,缝补浆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井冈山人在最艰难的时候就是红军的依凭,是革命的依靠和革命的力量。
红军离去的时候,这些井冈山人就长久地留下了,继续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那首温情而又凄婉的《十送红军》,表达着整个井冈山人的情意,使听者止不住眼中涌泪。
江满凤的爷爷是红军烈士,她以井冈山女子的亮嗓为我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民歌,那或许就是送别红军时井冈山女子的真心话: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勒,小心路上就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指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
江满凤是龙潭景区的保洁员,供着两个孩子读书,电视剧《井冈山》的导演邀请她演唱主题曲,给出的巨额报酬被她拒绝了,汶川地震发生后,收入微薄的她却主动捐款。从这个普通的烈士后代身上,我仍能看出些什么。
1965年,毛泽东顺着原来的路线又上了井冈山。他先到了茅坪八角楼,当年的星星之火,后来燃遍了整个中国。之后他来到了黄洋界,停留了40分钟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毛泽东又到了茨坪,那是他之前在井冈山时居住过的地方。有人还记得当年他说的话:“打土豪好比砍大树,砍倒了大树就有柴烧。”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看到了群众打土豪分得的棉袄、小脚绣花鞋,还有烟荷包。
毛泽东很是感慨:“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8年了。没有井冈山人民的支持,就不会有今天了。”那个时候上井冈山的路还是碎石渣路,现在从这里到机场全程高速,到长沙和南昌也是一路顺畅。
夜晚来临,井冈山起伏于黛色之中。萤火虫提灯而来,这里闪那里灭,像一群赶路的,等连成串、连成片时,会让人想起红军行军的火把。
下山的时候,漫山的白穗子飘飘摇摇,那是茶,如火如荼的茶,星星之火一样的茶,在翠竹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井冈山的山,是神奇的山。在这里久了,会感到那不是一座山,而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那山不仅是具象的,也是精神的。是千千万万的山石,千千万万的植物,千千万万的水滴构成了井冈山;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千千万万的呼唤,千千万万的信念构成了井冈山。
回首井冈山,它就像一支巨大的火炬,昨日燃的是红色的火焰,今天燃的是绿色的葱茏。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也不会忘记井冈山,它是深植于历史的一个基座,高垫着中国的现在与未来。
井冈山,我还会再来的。
(本文发表于2021年《散文百家》第2期)(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这个特殊的日子”指中国共产党创建100周年,它在结构上有双重作用:既开篇点题,又照应文章的结尾使首尾呼应。
B.文章写了江满凤的故事后,作者说“我仍能看出些什么”,在赞扬当代井冈山人传承井冈精神的同时,含蓄地批评当下的某些人。
C.文章描写夜晚来临“萤火虫连成串、连成片”“星星之火一样的茶”时运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井冈山精神像星星之火一样传遍中国。
D.文章倒数第三段连续用六个“千千万万”,由山及人,表明正像群山聚成井冈山一样,千千万万的人民用他们的信念聚成井冈山精神。
(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在讲述井冈山的故事时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组卷:17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9.压缩下面的新闻,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同时,载荷中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光谱仪等将对预选着陆区地形地貌、沙尘天气等进行详查,为择机着陆火星做好准备。
“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已在轨飞行215天,距离地球2.12亿千米。2021年2月10日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于2月15日实施了远火点轨道平面机动,2月20日实施了第二次近火制动,目前设备状态正常,各项飞控工作正常开展。组卷:5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构成,但它们的物理结构却不同。金刚石原子间是立体的正四面体结构,石墨原子间是平面的正六边形片状结构。金刚石硬度最高,除有许多工业用途外还是一种观赏宝石,价值连城;石墨硬度很低,质软,也有诸多用途。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哪些感受与启示?结合你的成长及人生规划,以你读后感受与启示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15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