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山西省太原五中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细胞也是由物质组成的。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9引用:9难度:0.7
  •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的观点之一,也是“生命观念”的基本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4难度:0.7
  • 3.为研究某生物因子的作用,科学家将RNA聚合酶、DNA及用32P标记的原料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肝素(可与RNA聚合酶结合),然后再加入生物因子,结果发现加入该生物因子后产物中32P的放射性比没有加入时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7

二、非选择题

  • 10.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聚信息素。
    (1)研究表明,在群聚信息素的作用下,飞蝗种群由散聚型可以转变为群聚型,形成超大型种群。从种群的数量特征分析,群聚信息素导致
     
    发生明显的改变。
    (2)为确定飞蝗分泌的挥发性物质中,哪一种为群聚信息素,科研人员分别向A、B区通入不同的物质,记录飞蝗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结果如表。
    组别 A区 B区
    通入物质 停留时间(s) 通入挥发性物质 停留时间(s)
    第1组 溶剂 430 苯乙腈(PAN) 170
    第2组 溶剂 190 4乙烯基苯甲醚(4VA) 410
    第3组 溶剂 285 苯乙醇(PhA) 315
    研究人员据此初步确定4VA是群聚信息素,PAN和PhA都不是,做出判断的依据是
     

    (3)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溶剂进行图1(灰色表示添加了4VA的样方区域)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1分析,本实验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②据图2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研究表明,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4VA的嗅觉受体。据此研究,请提出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
     

    组卷:40引用:2难度:0.5
  • 11.In-Fusion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无缝克隆技术。该技术关键是要在目的基因两端构建与线性化质粒末端相同的DNA序列(即同源序列,通常为15~20bp),然后用In-Fusion酶处理即可实现无缝连接。它的操作步骤大致为:①质粒线性化;②PCR扩增出两端含线性化质粒同源序列的目的基因;③目的基因与线性化质粒同源区域在In-Fusion酶的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④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1)过程①中需要用到的酶是
     
    。另外,利用
     
    处理也可以直接得到线性化质粒。
    (2)据图分析,为保证扩增出所需的目的基因,引物A或引物B要依据
     
    的碱基序列进行设计。过程②经过
     
    轮循环即可初步得到符合要求的目的基因片段。
    (3)过程③中,同源序列1、2的碱基排序不同,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图示In-Fusion技术可作为模型使用,一般来说只需要改变图中的
     
    ,即可快速构建出另一种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4)若目的基因是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为检测已转化大肠杆菌的抗性效果,在含氨苄青霉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计数法或
     
    法进行计数,若计数结果分别是M、N,则致死率可用(M-N)/M×100%表示,通过后者来计数,此结果较真实值偏大,原因是
     

    组卷:1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