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021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如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6引用:4难度:0.5 -
2.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的成年个体生活在水体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6难度:0.7 -
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4.图中a、b、c表示生物学有关内容,其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组卷:39引用:4难度:0.7 -
5.科研人员发现物种甲和物种乙在某一地区共同生活了上百万年,其中物种甲和物种乙是捕食关系且物种甲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物种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4难度:0.7 -
6.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蛤蝓,这种奇怪的生物竟然一半是动物,一半是植物,这也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植物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6难度:0.7 -
7.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
组卷:23引用:3难度:0.8 -
8.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括( )
组卷:32引用:2难度:0.8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
24.稻田、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荆州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湖泊水利综合治理,着力做好退烷还湖、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工作”的总体部署,正在进行大面积退网还湖。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某高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某湖泊养鱼的大量围网、拦网和网箱被撤除的前、后,对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下表。(单位:年均mg(干重)/L)。请回答:
时期 撤除前 撤除后 浮游藻类数量 3.93 1.02
(2)湖泊生态系统中,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产者主要是哪一类植物?
(3)碳元素沿着
(4)发生在“退网还湖”区域的群落演替是
(5)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渔网的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组卷:13引用:2难度:0.6 -
25.回答下列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的问题:
(1)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说明,
(2)热带植物大多只能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4℃至28℃的具有高热量的地方,而走进热带雨林内部却感到凉爽和湿润。这说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哪几方面?
(3)某热带雨林中有一浅水泉,泉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数量极少,只能找到吃植物残屑的动物,找不到吃活体动植物的动物。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这一生态系统的特殊之处是组卷:8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