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八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18 23:0:2
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4小题,每题3分。
-
1.常态化核酸检测保护着我们的健康,核酸检测时的红色溶液是加入了酚红钠盐指示剂(变色pH如图)的病毒保存液。如果该试样因非必要细菌大量增殖而变质,最有可能表现出什么颜色(已知细菌繁殖会产生较多CO2)( )
组卷:16引用:4难度:0.7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7引用:1难度:0.7 -
3.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组卷:62引用:3难度:0.7 -
4.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1难度:0.6 -
5.常温下,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HB、HC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lg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VV0组卷:62引用:3难度:0.6 -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有关限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26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8分。
-
17.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mL)。
Ⅰ.实验步骤
(1)用
(2)若在室温下,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该醋酸溶液,本实验可选的指示剂可以是
A.甲基橙
B.酚酞
C.石蕊
D.百里酚酞(pH变色范围9.4~10.6)
(3)读取盛装0.1000mol⋅L-1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下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
(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注意观察
(5)当
Ⅱ.实验记录滴定次数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V消耗(NaOH)/mL 15.95 15.00 15.05 14.95
(6)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mL≈15.24mL。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15.95+15.00+15.05+14.954
(7)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NaOH标准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测出
E.滴定终点读数时采用俯视方法组卷:70引用:2难度:0.7 -
18.碳酸及碳酸盐与自然界碳的循环有着密切的联系。
(1)已知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碳酸的第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K1=
(2)已知H2CO3的第二级电离常数Ka2=5.6×10-11,HClO的电离常数K=3.0×10-8,写出下列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少量Cl2通入过量的Na2CO3溶液中:
b.少量CO2通入过量的NaClO溶液中:
(3)人体血液里主要通过碳酸氢盐缓冲体系维持pH稳定。已知正常人体血液在正常体温时,H2CO3的一级电离常数Ka1=10-6.1,(c(H2CO3)c(HCO-3)),lg2=0.3。由题给数据可算得正常人体血液的pH约为c(HCO-3)c(H2CO3)≈201的值将c(HCO-3)c(H2CO3)
(4)在常温下向二氧化碳水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粒子浓度的变化关系如图。则图中,碳酸的两级电离常数K1与K2的关系为c(HCO-3)c(H2CO3)=K1K2组卷:2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