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八中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12月份)

发布:2024/7/19 8:0:9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根据语境,补写空格中的古诗文名句。
          品读优秀诗文,就是读人生岁月。在欧阳修的“(1)
     
    ,(2)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中,读出醉翁亭一带早晚不同的景象;在张岱的“(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中,读出古人夜游所见的奇特雪景;在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4)
     
    ”中,读出诗人对爱情的至死不渝;在秦观的“倚东风,(5)
     
    ”中,读出诗人信步田野的喜悦欢快。
          品读优秀诗文,也是读人生际遇。它是身处逆境时的乐观旷达:刘禹锡怀遭贬二十余年,却仍发出“(6)
     
    ,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慨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它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怀:韩愈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历久弥坚,“(7)
     
    ,(8)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它还是仕宦沉浮时的心怀天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发出了“(9)
     
    ,(10)
     
    ”的豪言壮语。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闽剧、评话、呎艺,包粽子、点雄黄、插艾草……端午假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大餐轮番上演,改造了福州市民假期文化生活。三坊七巷水榭戏台丝竹声动,演出中,演员们或              (A.pìnB.pīng)婷袅娜,或峭拔矫健,他们结合剧情,轻移莲步,来到观众席,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念白抑扬含顿挫,唱腔委婉透激昂”的戏曲魅力。优美的唱腔、灵动飘逸的姿态,与古意盎然的戏台、雕梁画栋的古厝相融合,真可谓甲               (A.相得益彰B.相辅相成)。它还让观众产生了奇妙的穿越感,也rú②              (A.孺B.濡)养了现代人的精神生活。
          划龙舟是端午的重头戏。如何让龙舟文化展示传统魅力,市非遗展示馆的龙舟文化展为人们提供了路径。展厅内,古老的龙舟头、缤纷的柳叶桨、质朴的造舟工具、微缩的龙舟模型等展品乙               (A.活灵活现B.精巧灵动),这些都是福州非遗瑰宝。
          “福州灿若繁星的非遗瑰宝,是融入榕城儿女血脉的文化印记,是闽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文史专家、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山表示,丙               ,更需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才能让非遗代代守护、薪火相传。
    (1)根据拼音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括号中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将下列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文章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
    ②是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③提高福州非遗传承发展水平
    ④必须坚持闽都文化的个性和特质
    A.③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3.阅读下列宋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对《水调歌头》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中秋借月抒情的佳作。作者于中秋赏月,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此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B.这首词有“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的一面,又有“高处不胜寒”的畏惧,表现出安于世俗的愿望。
    C.“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全词想象新奇,境界开阔,融幻想与现实于一体,既有飘逸邈远的意境,又有耐人寻味的理趣,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2)杜甫《月夜忆舍弟》与本词都是借月怀亲的名篇,这两首在表达的情感上有何不同?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70分)

  • 8.同学们对《水浒传》进行梳理与探究,以下是其中一个梳理表,请你联系整本书参与探究。
    章回 刺配人物 刺配原因 刺配地点 刺配后反应
    第8回 林冲                   沧州牢房 感谢孙孔目维持,与张教头告别,欲让妻子改嫁
    第27回             替兄报仇,斗杀西门庆、潘金莲 孟州牢城 和两个公人在刺配路上买酒买肉吃
    第36回 宋江                   江州牢城 洒泪拜辞父亲,嘱托兄弟照顾父亲
    第62回 卢俊义 被都管李固首告私通梁山“贼寇” 沙门岛 本想明日上路,但忍气吞声又不得不立刻走动
    探究结论
    结论1:刺配是古代一种在犯人面部刺字且发配边远地区的刑罚,《水浒传》中不同的人刺配原因各不相同。请按照相应序号填写。①
     
    、②
     
    、③
     

    结论2:从面对刺配的不同反应能看出人物的不同性格(写出两位人物的性格),如④
     

    结论3:“刺配”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联系各个情节的纽带,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些人物在刺配路上无法忍受或多次遇到暗算而被迫走上梁山。所以“刺配”这一情节对《水浒传》全书的主题表现有何作用?⑤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三、作文(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2022年4月17日,上天摘星星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回家了。在他们身后,还有许许多多摘星星的人——他们是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怀揣着共同的星空梦,把全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科技成果变成了一场寻梦太空的旅程,推动了航天事业的进步,也让很多梦想摘星星的孩子相信:梦想可以成真,好奇心可以改变世界。这份相信的力量,就是他们为今天的孩子们摘下的“星星”。
          上述材料给了你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摘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激励奋斗在逐梦路上的学子们。
          要求:(1)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不少于6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