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21分)
-
1.下列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6 -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 ),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可以________。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________”,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________”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噜苏,改用文言则可保持________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奥秘。愿“纯净主义”的信徒们多想一想。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能使不同因素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并将之冶于一炉
B.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
C.然而将能产生美感效果的不同因素冶于一炉,并使之浑然一体
D.即使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浑然一体的美感效果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等量齐观 起死回生 一贫如洗 恰到好处 B.一视同仁 妙手回春 一贫如洗 绰绰有余 C.一视同仁 起死回生 一文不名 恰到好处 D.等量齐观 妙手回春 一文不名 绰绰有余
A.愈能把不类为类,也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B.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愈能以不类为类。
C.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D.愈能由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组卷:15引用:6难度:0.6 -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6
六、名著阅读(5分)请在下列两道小题中任选一道进行作答。
-
13.美丑对照原则即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至少两个)浅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答:组卷:1引用:2难度:0.8
七、写作(60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林庚先生说:“要像孩子那样,睁大好奇的眼睛去看世界,去发现世界的新和美。”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看到海棠花未眠。”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学却不重视对美的发现,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哪有时间欣赏美?”还有的说:“考上大学主要靠智商,会不会审美无无关紧要。”此外,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在生活中不注重美,从穿着打扮到言语,从行为到思想,会有意无意地混淆美丑,更有甚者竟然以丑为美。
认真阅读以上语段,结合实际,写一篇关于你对“美”的思考和感受的文章。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3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