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开学地理试卷

发布:2024/8/28 9:0:9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物物种选择既要满足交通安全需求,又要有生态防护效益。中央隔离带上因生存环境差,绿化植被必须要有较强的抗逆性(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侧柏因其优良的造应能力常作为隔离带植被的首选。如图为暑假拍摄的山西某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倒柏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推测侧柏抗逆性较强的主要表现为(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物物种选择既要满足交通安全需求,又要有生态防护效益。中央隔离带上因生存环境差,绿化植被必须要有较强的抗逆性(抵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侧柏因其优良的适应能力常作为隔离带植被的首选。如图为暑期拍摄的山西某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侧柏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植被一般选择侧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常绿且没有落叶
    ②叶密挡光效果好
    ③生长较慢少修剪
    ④能缓冲失控车辆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3.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夜晚则形成山风。某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如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27~28题。

    该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8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表面和冰川周围架设了5台相同型号的自动气象站S1—S5。其中,S1位于距离1号冰川东支末端约500m的冰碛垅上,S2位于距离1号冰川东支末端50m的冰碛上,S3和S4安装在同一个支架上,位于1号冰川表面海拔3881m处,S5位于冰川表面海拔3980m处。如图为“自动气象站位置示意图”,表中为2017年7月18日至8月18日自动气象传感器所在地基本情况和温度统计。

    2017年7月18日至8月18日自动气象站基本情况和温度统计
    自动气象站编号 S1 S2 S3 S4 S5
    海拔/m 3733 3740 3881 3980
    下垫面性质 高山草甸 岩石和砂土 裸露的冰面 积雪
    传感器距地面高度/m 1.5 1.5 1.5 0.5 1.5
    观测期间平均温度/℃ 5.81 5.62 3.69 3.02 3.13
    观测期间昼夜温差/℃ 2.84 2.98 2.25 2.32 1.52
    (1)根据图表信息,推测冰川表面及冰川周围的气温(距地面1.5m处)变化特征。
    (2)观测表明,监测期内近冰面易出现逆温现象。试分析其原因。
    位于非冰川表面的S1和S2相对高差仅有7m,但温差却较为明显,气温平均垂直递减率高达-2.69℃/100m。研究表明,S2在监测期内明显受到来自冰川方向冷空气影响。
    (3)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冷空气的成因。

    组卷:6引用:3难度:0.7
  •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常存在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活动层(夏季融化、冬季冻结),下层为多年冻结层。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变化,改变了地下冻土融化和冻结的深度,同时也改变了该地区的碳循环。如图为近几十年来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活动层厚度和活动层底部温度变化趋势图和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剖面示意图。

    (1)判断近几十年来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趋势,并简述理由。
    某学者研究表明,气温升高和植被退化导致活动层外部能量输入增加、活动层温度变率增大,进而加剧气候变暖。
    (2)请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上述观点的科学依据。

    组卷:3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