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清平乐》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 1.(《清平乐》)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文学家、书法家
     
    ,他曾与苏轼齐名,世称
     

    组卷:44引用:1难度:0.7
  • 2.词,又称长短句,极盛于
     
    代,“清平乐”是
     
    名。

    组卷:39引用:1难度:0.7
  • 3.(《清平乐》)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之情。

    组卷:36引用:1难度:0.9
  • 4.“春归何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其中前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
     
    ;后两句表达了词人
     
    之情。表现出词人
     

    组卷:34引用:1难度:0.7

三、诗词曲鉴赏

  • 11.阅读词句,并完成练习。
    清平乐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1)补全词句。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行路: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
    B.唤取:呼唤,询问。
    C.啭:鸟婉转地鸣叫。
    D.因风:因为风势。
    (3)词的上阕,一个“
     
    ”字直接道出了词人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来与自己同住。词的下阕,通过黄鹂“
     
    ”,写出春天已过,初夏已来。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
     
    之情。
    (4)在这首词中,运用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
     
    ,将
     
    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
     
    的喜爱。
    (5)美好春光的流逝总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和伤感,请你再写出两句类似的诗词句。
     

    组卷:48引用:1难度:0.8
  •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读划横线的句子,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词人游蕲水
     
    (填地名)时所作。
    (2)对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七字既点出了游清泉寺时的时令,也点明了兰溪之名的由来。
    B.次句写漫步溪边,“松间沙路净无泥”化用了白居易的“沙路润无泥”。苏轼将“润”改为“净”,更加突出了兰溪的洁净和一尘不染。
    C.“潇潇暮雨子规啼”点出了净无泥的原因,同时又烘托出自己贬官黄州期间的凄凉环境和沉郁、悲凉的羁旅之情。
    D.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而作者此际面对着眼前西流的兰溪水,却产生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
    (3)“
     
    ”,从这几句中,我们能体会到词人苏轼不服老、乐观奋发的精神。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