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阅读(30分)
-
1.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1)
(2)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3)许浑的《咸阳城东楼》写诗人登临高楼涌起思乡之情,并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诗句是:
(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表现了早行之早的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组卷:23引用:1难度:0.5 -
2.古诗词阅读。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少年”,下片写“而今”,用过去衬托现在。
B.上片写“不识愁”,下片写“识尽愁”,体现作者情感变化。
C.上片“爱上层楼”,下片“欲说还休”,在结构上彼此呼应。
D.全词以“愁”为线索,运用对比和反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个人的离愁别绪。
(2)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组对比的内容。组卷:7引用:1难度:0.5 -
3.古文阅读。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 ② 梦中初遇洛神 ③ 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①昭庆:指西南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①余拏一小舟
②莫说相公痴
③从武林门而西
④即棹小舟入湖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B.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C.及下船 及鲁肃过寻阳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②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5)【甲】文中的“痴”与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
(6)【甲】【乙】两文都体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他们的雅趣都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组卷:11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理解(24分)
-
4.阅读回答问题。
范进中举(节选)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过程。
昏厥→
(3)文中范进“看了一遍”,为何还要“又念一遍”?
(4)选文用词生动传神,说说下面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
(5)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6)作者安排范进喜极而疯这一情节蕴涵了什么深意?组卷:7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50分)
-
12.文题:课堂
要求:
①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组卷:1引用:1难度:0.5 -
13.文题:原以为_____
要求:①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然后作文:
②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组卷: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