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通锦中学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21 19:30:2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9
  •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54引用:3难度:0.8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66引用:4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记忆中的父亲(节选)
    周海婴
          ①父亲鲁迅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70年了。70年过去,儿时的场面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清晰,仿佛可以触摸。
          ②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父亲的写作习惯是晚睡迟起。早晨不常用早点,仅仅抽几支烟而已。我晨起下楼,蹑手蹑脚地踏进父亲的房间,他床前总是放着一张小茶几,上面有烟嘴、烟缸和香烟。我取出一支香烟插入短烟嘴里,然后大功告成般地离开,似乎尽到了极大的孝心。偶尔,遇到父亲已经醒了,他只眯起眼睛看着我,也不表示什么。就这样,我怀着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样的满足心情上幼稚园去。
          ③曾有许多人问我,在对我的教育问题上,父亲是否像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那样严厉。比如每天亲自检查督促作业、询问考试成绩,或者在写作、待客之余,给我讲唐诗宋词、童话典故之类,以启迪我的智慧……我的答复却每每使对方失望。因为对于我的教育,父亲讲究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我的喜爱,除非在极不合理的程度内。
          ④父亲原先不大喜欢看电影。但我幼年凡有适合儿童的电影,父亲却总让我跟他同去观看。后来由看电影进而观马戏。有一次,在饭桌上听说已经预购了马戏票,时间就在当晚,我简直心花怒放。因为那是闻名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的演出。谁料当时父亲考虑到这些节目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之际,怕我受到惊吓,因此决定把我留在家里,他们则从后门悄悄走了。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异常懊丧,一直哭到蒙蒙地睡去。事后父亲知道我很难过,和善而又耐心地告诉我他的上述考虑,并且特地另找机会,白天陪我去观看一次。
          ⑤我幼时的玩具可谓不少,而我却是个玩具破坏者,凡是能拆卸的都拆卸过。目的有两个:其一是看看内部结构,满足好奇心;其二是认为自己有把握装配复原。但那些铁壳玩具的铁片经不起反复弯折,纷纷断开,再也复原不了。极薄的齿轮,也不易整修。所以,在我一楼的玩具柜中,没有几件能够完整活动的。但父亲从来不阻止我这样做。
          ⑥叔叔曾赠给的《儿童文库》和《少年文库》。母亲把内容较深的《少年文库》收起来,让我看浅的。我反复翻阅了多遍,不久翻腻了,就向母亲索取《少年文库》。她让我长大些再看,而我坚持要看这套书。争论的声音被父亲听到了,他便让母亲收回成命,把书放在我的专用柜里任凭取阅。父亲也不问我选阅了哪些,更不指定我要看哪几篇、背诵哪几段,完全“放任自流”。
          ⑦在我上学以后,有一次父亲因为我赖着不肯去学校,卷起报纸假意要打我屁股。但待他了解了原因,便让母亲到学校请假,并向同学解释:确实不是赖学,是因气喘病发作需在家休息。这才解了小同学堵在我家门口的尴尬局面。我虽然偶尔也挨打挨骂,其实父亲只是虚张声势,吓唬一下而已。
          ⑧对于孩子的未来,父亲自然是希望“后来居上”的,但他也写下了为很多人熟知的遗嘱:“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如今我已年近八旬,一生只是踏实地工作,就此而言,自觉也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
    (1)通览全文,作者回忆了与“记忆中的父亲”相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第③段为何提及寿镜吾先生?请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文中第⑥段加点词语有何含义?
    父亲也不问我选阅了哪些,更不指定我要看哪几篇、背诵哪几段,完全“放任自流”
    ②理解第⑧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4)提及鲁迅,我们常常会想到严肃、庄重,但此文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却为我们烘托出了一个别样的鲁迅。你能说出这两篇文章别具一格的原因吗?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组卷:28引用:3难度:0.5

五、作文

  • 14.人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被外界改变,从怯弱到勇敢,从散漫到自律,从任性到懂事……亲爱的同学,回顾过去的生活,是什么改变了你,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呢?
    请先将题目“_____改变了我”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①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组卷:23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