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14 1: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
1.下列我国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用乙醚提取青蒿素 C.烧制陶瓷 D.合成药物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新冠病毒直径大约为60~140nm。化学知识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9引用:2难度:0.5 -
3.下图表示汽车尾气净化器处理汽车尾气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3引用:2难度:0.8 -
4.常温下,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116引用:3难度:0.6 -
5.下列变化中,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食物的腐败 B.钢铁的锈蚀 C.钟乳石的形成 D.燃料的燃烧 组卷:11引用:3难度:0.7 -
6.化工原料氰化钠(NaCN)有剧毒,一旦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后果不堪设想。下列物质能对泄漏的少量氰化钠做无害化处理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8 -
7.五育并举,劳动先行。下列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含有活性氧颗粒的漂白剂浸泡变黄的衣服 活性氧颗粒具有强氧化性,可做漂白剂 B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可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CaCO3 C 用复合膨松剂制作馒头 利用碳酸盐类产生CO2使馒头松软 D 用75%酒精进行消毒 酒精的强氧化性能灭活病毒和细菌 组卷:15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大题,共52分)
-
20.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试剂:浓硝酸、稀硝酸(3mol/L)、蒸馏水、NaOH溶液、CO2。(提示:所提供的5种试剂在本实验中均要用到)
已知:NaOH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依次为: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通入一段时间CO2,关闭弹簧夹,将装置⑤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通入CO2的作用是
(2)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装置②的作用
(4)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装置③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④中液面上方组卷:27引用:2难度:0.7 -
21.84消毒液是一种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广泛用于家庭、医院的消毒。某学习小组对84消毒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还含有少量的NaCl。
②单质碘 (I2)遇淀粉变蓝。
预测性质:
(1)从物质类别看,NaClO属于
(2)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预测的依据是
(3)实验验证: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ⅰ 向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中滴入稍过量的KI溶液和几滴淀粉 84消毒液具有氧化性 ⅱ 向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中滴入稀盐酸 溶液变为黄绿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ⅲ 向稀释后的84消毒液中通入CO2 无明显现象
观察到ⅲ-1试管中无明显现象,ⅱ-2、ⅲ-3中红色布条均褪色,ⅲ—3中红色布条褪色更明显。
①对比ⅲ-1、ⅰ-2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②对比ⅰ-2、ⅲ-3的现象,产生该现象差异的原因是组卷:54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