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3.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13 9:30:2

一、选择题

  • 1.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关于我国植被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74引用:11难度:0.8
  • 2.下列不属于我国所面临的植被问题的是(  )

    组卷:93引用:9难度:0.5
  • 3.我国植被的主要特点是(  )

    组卷:40引用:4难度:0.9
  • 4.下列对校园绿化设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11难度:0.7
  • 5.下列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9

二、非选择题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天然的“蓄水池”、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据研究表明,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裸露的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
     
    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
    (2)树木依靠根尖的成熟区的
     
    吸收大量降水,与其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很薄、细胞质很少、液泡很大。
    (3)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是通过
     
    作用来完成。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所以我们应积极参加
     
    的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组卷:40引用:4难度:0.5
  • 15.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科学家实验:一片25年生天然树木每小时可吸收150毫米降水,22年生人工水源林每小时可吸收300毫米降水,裸露地每小时吸收降水仅为5毫米。林地的降水有65%为林冠截留或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在裸露地面,约为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7倍。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的森林,相当于一个二百万立方米的水库。
    (1)树木能大量吸水的结构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与吸水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生有大量
     

    (2)植物每天都要进行蒸腾作用而散失大量的水,这
     
    (填“是/不是”)浪费水;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3)森林能增加降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4)看了这个资料,你有何感想,写一点?
     

    组卷:7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