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发布:2024/11/19 19:30: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69引用:15难度:0.8 -
2.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61引用:2难度:0.9 -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1引用:7难度:0.6 -
4.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230引用:15难度:0.7 -
5.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337引用:12难度:0.9 -
6.下列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组卷:43引用:5难度:0.7 -
7.“荷花送香气”说明了( )
组卷:89引用:6难度:0.6 -
8.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此时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A B C D
现象放大图组卷:151引用:5难度:0.8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5分)
-
24.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一次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Ⅱ 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 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 Ⅲ 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
(2)补全实验Ⅱ的实验现象:
(3)实验Ⅲ中,硫酸铜粉末的作用是
【反思评价】
(4)实验Ⅲ是该小组同学对如图2所示实验的改进,与如图2所示实验相比,实验Ⅲ的优点是组卷:323引用:7难度:0.3 -
25.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闻到氨气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
【实验操作】
步骤一: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1实验中能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实验的一个主要优点是
(2)改进后的实验中使用了F试管,作用是
(3)步骤二中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探究二:研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②氨气分子的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
【实验操作】
如图3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而且d处白烟最浓厚。
【分析讨论】
(4)d处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
探究三: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4所示。
(5)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①组卷:30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