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023年同步练习卷(10)

发布:2024/8/10 8: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5引用:11难度:0.9
  • 2.大白菜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上述事实可以作出的假设是(  )

    组卷:46引用:3难度:0.4
  • 3.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组卷:34引用:14难度:0.9
  • 4.水中绿色植物金鱼藻在阳光照射下放出了气泡,这气泡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5.在完全封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6.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三、解答题

  • 19.农业生产上的许多做法,其实质都是设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密植为什么能提高产量?
    (2)农作物排列整齐,为什么能提高产量?
    (3)你还知道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

    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0.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排、增汇、保碳、封存”是被广泛认可的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减排”是推动能源供给和工业消费技术进步,走发展脱碳和减排经济之路,直接减少人为碳排放:“增汇”是利用生态工程及土地管理,增加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和固碳功能:“保碳”是保护现有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及固碳能力;“封存”是采用地质工程、生物技术和生态措施捕集、利用与封存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超出了生物圈
     
    的能力,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出现了例如
     
    等异常情况。
    (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减排”就要求我们日常践行
     
    生活。
    (3)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工程“增汇”,2018年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7964.28公顷,营造了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我们也要
     
    ,用自己的双手来践行“增汇”。
    (4)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每年砍伐900万棵生长30年的杨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你认为植物的生态价值有
     

    (5)塞罕坝是北京最近的“天然氧吧”,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昔日一片荒山野岭,现在年游客量已超过50万人次,并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成为最热旅游景点之一。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4000万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如果要你给出森林氧吧吸氧的最佳季节(春、夏、秋、冬)和时间(早晨、中午、傍晚、晚上),你的建议是
     
     

    组卷:1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