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023年同步练习卷(10)
发布:2024/8/10 8: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75引用:11难度:0.9 -
2.大白菜外层的叶片呈绿色,内层的叶片呈黄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根据上述事实可以作出的假设是( )
组卷:46引用:3难度:0.4 -
3.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组卷:34引用:14难度:0.9 -
4.水中绿色植物金鱼藻在阳光照射下放出了气泡,这气泡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9 -
5.在完全封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
组卷:10引用:4难度:0.7 -
6.人类及动物的食物最终来自于( )
组卷:16引用:3难度:0.7
三、解答题
-
19.农业生产上的许多做法,其实质都是设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合理密植为什么能提高产量?
(2)农作物排列整齐,为什么能提高产量?
(3)你还知道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措施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组卷:2引用:2难度:0.5 -
20.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排、增汇、保碳、封存”是被广泛认可的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减排”是推动能源供给和工业消费技术进步,走发展脱碳和减排经济之路,直接减少人为碳排放:“增汇”是利用生态工程及土地管理,增加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蓄积和固碳功能:“保碳”是保护现有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碳储存及固碳能力;“封存”是采用地质工程、生物技术和生态措施捕集、利用与封存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多,超出了生物圈
(2)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减排”就要求我们日常践行
(3)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工程“增汇”,2018年我国人工林面积已达7964.28公顷,营造了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我们也要
(4)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每年砍伐900万棵生长30年的杨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你认为植物的生态价值有
(5)塞罕坝是北京最近的“天然氧吧”,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林,昔日一片荒山野岭,现在年游客量已超过50万人次,并以年均30%的幅度递增,成为最热旅游景点之一。每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4000万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如果要你给出森林氧吧吸氧的最佳季节(春、夏、秋、冬)和时间(早晨、中午、傍晚、晚上),你的建议是组卷:1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