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4《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2016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二、标题
-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九、标题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光与影
迟子建
①光肯定不单单是为了黑暗而存在的,因为光也生长在光明的时刻,比如白昼时大地上飞舞的阳光。当然,大多的光是因为黑暗的存在而存在的,比如蜡烛、油灯、马灯、电灯泡、灯笼、篝火等等。月亮和星星无疑也是生长在黑暗中的光明,但它们可能是无意识地生长的,所以对待黑暗的态度也相对宽容些。月亮有圆有缺,即使它满月时,也可能一头扎进乌云的大厚被子中蒙头大睡,全不管有多少夜行人等待它的光明。星星呢,它们的光暗淡的时候多于明亮时,所以人类想借助它们的光明,是不大容易的。
②我记忆最深的光,是烛光。上小学的时候,山村还没有通电,那时供销社里卖得最多的就是蜡烛。蜡烛白色的居多,但也有红色的,人们喜欢买上几包红蜡烛,留到节日去点。在那个年代,蜡烛是完全可以作为礼品送人的。正月串亲戚的人的礼品袋中,除了鸡、鸭、罐头和布匹外,很可能就会有几包蜡烛。懂得节省的人家,一支蜡烛能使上四五天,只要月亮的光能借上,他们就会敞开门窗,让月光奔涌而入,刷碗扫地,洗衣铺炕。我最爱做的,就是剪烛花。蜡烛燃烧半小时左右,棉芯就会跳出猩红的火花,如果不剪它,费蜡烛不说,它还会淌下串串烛泪,脏了蜡烛。我剪烛花,不像别人似的用剪刀,我用的是自己的手,将大拇指和二拇指并到一起,屏住气息探进烛苗,尖锐的指甲盖比剪刀还要锋利,一截棉芯被飞快地掐折了,蜡烛的光焰又变得斯文了。烧剩的蜡烛瘪着身子,但它们也不会被扔掉,女孩子们喜欢把它们攒到一起,用一个铁皮盒盛着,坐到火炉上,熔化了它们,采来几枝干树枝,用手指蘸着滚烫的烛油捏蜡花。蜡花如梅花,看上去晶莹璀璨。在那个年代,谁家的柜子和窗棂里没有插着几枝祈福的蜡花呢!
③光中最不令我喜欢的就是阳光了。往往我还没有睡足呢,它就把窗户照得雪亮了。比较而言,月光最不令人厌烦了,它的光总是柔柔的,带着股如烟似雾的缥缈气息,给人带来无边的遐想和温存的心境。好的月光质感强烈,你觉得落到手上的仿佛不是光,而是绸带,顺手可以用来束头发的。而且泻在山山水水的月光也不像阳光那样贫乏,月光使山变得清幽,让水变得柔情,流水裹挟着月光向前,让人觉得河面像根巨大的琴弦一样,清风轻轻抚过,它就会发出悠扬的乐声。
④马灯和油灯,因为有了玻璃灯罩作为衬托,其性质有点像后来的电灯了。很奇怪,我印象中使马灯的都是些老气横秋的更倌和马夫,他们提着它,要么去给牲口喂夜草,要么去检查门闩是否闩上了。而掌着油灯的人呢,又多数是年老的妇人,她们守着油灯纳鞋底或者是补衣裳,油灯那如豆的火苗一耸一耸的,映着她们花白的头发和衰老平和的面庞。所以我觉得马灯和油灯与棺材前的长明灯密切相关,因为使着这两种灯的人,离点长明灯的日子是不远的了。
⑤有了光,而又有了形形色色的天上和人间的事物,就有了影子。有些影子是好看的,如月光下被清风摇曳的树影,黄昏时水面漂泊的夕阳的影子以及烛光中小花猫蹑手蹑脚偷食儿的影子。我印象最深的影子,是烛光反射到墙面的影子,有桌子、花瓶,有插在柜角的鸡毛掸子,也有人影。这些上了墙的影子随着光的变幻而变幻着,忽而胖了,忽而又瘦了;忽而长了,忽而又短了,让人觉得影子毕竟是影子,一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它就走了样了。
⑥老人们爱说,一个人有影子是好事情,要是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影子消失了,说明你离做鬼的日子不远了。所以我从小特别恐惧看自己的影子。它在,你可以气定神凝;一旦寻不着它,真的会急出一身冷汗,以为身后已经跟着一群小鬼了。
⑦在光与影的回忆中,有一把小提琴的影子会浮现出来。它的旋律响起来的时候,即使在阴郁的天气中,你仍能感受到光明。“文革”中,那把小提琴被砸烂了,因为那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东西。琴声能流淌出光明,这样的光明能照亮人荒芜的心,可是这种光明是看不到影子的,如果用老人们的说法去推理它,音乐与鬼魅就是难解难分的了。难怪最忧伤最动人的旋律在给人带来心灵光明的时候,也会在一个特殊年代带来生活上的灾难,因为音乐带着鬼啊。
⑧生活的富足,使马灯、油灯渐次别我们而去了,烛台也只成了一种时髦的展览了。当我们踏着繁华街市中越来越绚丽的霓虹灯的灯影归家,为再也找不见旧时灯影的痕迹而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那些灯影斑驳的往事,注定会在午夜梦回时幽幽地呈现。
(1)作者为什么会对烛光“记忆最深”?请简要概括其中的原因。
(2)第③段描写的月光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3)有人说,文章的第④段内容和全文的主旨不合。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4)文章末尾的“一声叹息”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组卷:12引用:2难度:0.5
十、标题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古罗马哲人赛涅卡说,人的生命如同寓言,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有内容的生命自然是精彩的。
进化学家达尔文说,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精彩。
对此,你又是如何看的呢?请你以“精彩的生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故事,可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述你的思想观点。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能抄袭。组卷:15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