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9 8:0:2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自信自立,既没有面对困难无休止的抱怨,也没有附yōng风雅、揉造作的伪饰。它意味着无论欢乐或忧,既要拥有面对未来、奋斗终身的勇气,又要拥有持之以héng、不屈不挠的精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马革裹尸,前后继,用生命诠释着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jiāo
    B.jiǎo
    C.jiāo
    D.jiǎo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附yōng
     
    风雅
    持之以héng
     

    组卷:10引用:3难度:0.9
  • 2.古诗文默写。
          古时文人墨客会通过各种方法来抒写“诗情”。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妙用暗喻,用“①
     
    ,②
     
    ”借河山表达人生道路前行之艰难;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用“③
     
    ,④
     
    ”感慨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月抒怀,用“⑤
     
    ,⑥
     
    ”在客观景物中融入主观情感,以表达思乡怀亲之情;李商隐《无题》中巧用比喻和双关,用“⑦
     
    ,⑧
     
    ”表现了对爱情的至死不渝。

    组卷:4引用:2难度:0.5
  • 3.班级举行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对本校九年级学生的小说阅读计划的制定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图的主要信息。

    (2)在班级小说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围绕“阅读长篇小说”这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小语发表了如下观点,请你根据文文的答语,帮助文文提炼一个清晰明了的观点。
          小语:我认为比起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更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篇幅太长,人物太多,读起来费时费力,而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动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短时间内就可以读到多个优秀小说家的作品,获得丰富而多样的阅读体验。
          文文:
     
    。经典的长篇小说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在阅读中领略精巧的文章结构和叙事方法,感受人物性格的演进变化,理解宏大的主题表达,这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深度,有益于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这些都是阅读短篇小说达不到的效果。
    (3)文文想为小说《孤独之旅》建立阅读档案,形成读书卡片。请你帮他补充完整。(③中的内容请以排比句的形式表达,不超过50字)
    项目 内容
     
    杜小康
    主要情节       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辍学与父亲去放鸭。其间历经孤独与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对杜小康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找到鸭子后不应该高兴吗,为什么会“哭”?
    感悟“孤独”
     

    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名著阅读(共5分)

  • 9.《水浒传》是一部英雄史诗般的小说,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请从中选择一位梁山好汉,结合相关情节说说理由。

    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五、作文(共50分)

  • 10.作文。
          清代的袁枚有一首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青苔的生存环境是很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却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冲破困境,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力。青苔虽小,却志向远大,寓微小于浩荡之中。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读出生命的价值。
          (1)请以“                让青春绽放光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
          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7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