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师大附中中考化学第七次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分类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物质。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用途与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9 -
3.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4.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并计算产率,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如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组卷:208引用:6难度:0.6 -
5.下列有关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1难度:0.7 -
6.肼是一种常用的火箭燃料,它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3分)
-
17.氢氧化钠、硫酸银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参观了当地氯碱厂,并对采集的氯碱厂生产的固体样品成分和硫酸铜溶液的制备进行了系列探究。
探究一:探究固体样品的成分
【查阅资料】该氯碱厂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提出问题】固体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1:NaOH
猜想2:NaOH、NaCl
猜想3:NaOH、NaCl、Na2CO3
猜想4:NaCl、Na2CO3
猜想5:NaOH、Na2CO3
猜想6:Na2CO3
猜想中含有碳酸钠的原因是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滴加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Na2CO3 Ⅱ、取I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NaOH Ⅲ、取I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不含有NaCl
探究二: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进行实验】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见实验一),很长时间后才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于是大家对实验进行改进,完成了实验二,很快观察到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实验反思】
(1)同学们对比分析了前后两次实验,认为在第一次实验原有基础上不加其他任何试剂,只进行
(2)同学们反思后认为实验二的操作中还存在的问题是
【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则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Fe2O3
B.KOH
C.Ba(NO3)2组卷:30引用:1难度:0.6
四、计算与分析题
-
18.某小组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8.0g粗锌于烧杯中,加入10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107.8g。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组卷:22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