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019年单元测试卷(9)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练

  • 1.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组卷:325引用:21难度:0.9
  •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组卷:122引用:14难度:0.9
  • 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28引用:8难度:0.7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 8.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各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台儿沟上了列车时刻表。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大山无声的命令。于是,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的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她们洗净蒙受了一天的黄土、风尘,露出粗糙、红润的面色,把头发梳的乌亮,然后就比赛着穿出最好的衣裳。有人换上过年时才穿的新鞋,有人还悄悄往脸上涂点胭脂。尽管火车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然后,她们就朝村口,朝火车经过的地方跑去。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七点钟,火车喘息着向台儿沟滑过来,接着一阵空哐乱响,车身震颤一下,才停住不动了。姑娘们心跳着涌上前去,像看电影一样,挨着窗口观望。只有香雪躲在后面,双手紧紧捂着耳朵。看火车,她跑在最前边,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去了。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香雪,过来呀,看!”凤娇拉过香雪向一个妇女头上指,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
    “怎么我看不见?”香雪微微眯着眼睛。
    “就是靠里边那个,那个大圆脸。看,还有手表哪,比指甲盖还小哩!”凤娇又有了新发现。
          香雪不言不语地点着头,她终于看见了妇女头上的金圈圈和她腕上比指甲盖还要小的手表。但她也很快就发现了别的。“皮书包!”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就是那种连小城市都随处可见的学生书包。
          尽管姑娘们对香雪的发现总是不感兴趣,但她们还是围了上来。
    “呦,我的妈呀!你踩着我的脚啦!”凤娇一声尖叫,埋怨着挤上来的一位姑娘。她老是爱一惊一咋的。
    “你咋呼什么呀,是想叫那个小白脸和你答话了吧?”被埋怨的姑娘也不示弱。
    “我撕了你的嘴!”凤娇骂着,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朝第三节车厢的车门望去。
          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真下车来了。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也许因为这点,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地说:“喂,我说小姑娘们,别扒窗户,危险!”
    “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大胆的凤娇回敬了一句。
          姑娘们一阵大笑,不知谁还把凤娇往前一搡,弄的她差点撞在他身上。这一来反倒更壮了凤娇的胆:“喂,你们老呆在车上不头晕?”她又问。
    “房顶子上那个大刀片似的,那是干什么用的?”又一个姑娘问。她指的是车厢里的电扇。
    “烧水在哪儿?”
    “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
    “你们城里人一天吃几顿饭?”香雪也紧跟在姑娘们后面小声问了一句。
    “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快开车了,她们才让出一条路,放他走。他一边看表,一边朝车门跑去,跑到门口,又扭头对她们说:“下次吧,下次一定告诉你们!”他的两条长腿灵巧地向上一跨就上了车,接着一阵叽哩哐啷,绿色的车门就在姑娘门面前沉重地合上了。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一切又恢复了寂静,静得叫人惆怅。姑娘们走回家去,路上还要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
    “谁知道别在头上的金圈圈是几个?”
    “八个。”
    “九个。”
    “不是!”
    “就是!”
    “凤娇你说哪?”
    “她呀,还在想‘北京话’哪!”
    “去你的,谁说谁就想。”凤娇说着捏了一下香雪的手,意思是叫香雪帮腔。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帮腔。
    “他的脸多白呀!”那个姑娘还在逗凤娇。
    “白?还不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叫他到咱台儿沟住几天试试。”有人在黑影里说。
    “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们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再照火车上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真没治’!凤娇姐,你说是不是?”
          凤娇不接茬儿,松开了香雪的手。好像姑娘们真的在贬低她的什么人一样,她心里真有点替他抱不平呢。不知怎么的,她认定他的脸绝不是捂白的,那是天生。
          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凤娇手心里,她示意凤娇握住她的手,仿佛请求凤娇的宽恕,仿佛是她使凤娇受了委屈。
    “凤娇,你哑巴啦?”还是那个姑娘。
    “谁哑巴啦!谁像你们,专看人家脸黑脸白。你们喜欢,你们可跟上人家走啊!”凤娇的嘴巴很硬。
    “我们不配!”
    “你担保人家没有相好的?”
    …………
          不管在路上吵得怎样厉害,分手时大家还是十分友好的,因为一个叫人兴奋的念头又在她们心中升起:明天,火车还要经过,她们还会有一个美妙的一分钟。和它相比,闹点小别扭还算回事吗?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1)第二段划线的文字描写姑娘们在火车到来之前精心打扮自己,请分析这段文字的作用。
    (2)姑娘们问了“北京话”一连串问题,表现出什么?小说里并没有写“北京话”的回答,请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结合小说的节选部分,分析香雪和凤娇两个人物的性格的共性与个性。
    (4)“火车”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组卷:43引用:2难度:0.6

三、小写作:

  • 9.学校拟请著名作家铁凝来学校作报告,下面是对铁凝老师的简介,请根据这一简介,把下面一段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不超过70字。
    铁凝,女,当代作家。原姓屈,1957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赵县。父亲是著名画家铁扬,母亲是声乐教授。铁凝为长女。1975年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1979年起在保定地区文联《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150余万字。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一个农村少女香雪在火车站用一篮鸡蛋向一个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表现了农村少女的纯朴可亲和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作品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它真实描写一个少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纯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秸垛》获1986~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1984年铁凝调入河北省文联任专业作家。1996起任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0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主持人:各位老师、同学,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一个名叫“我的文学梦”的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著名作家铁凝老师。请先允许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铁凝老师
     

    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铁凝老师!

    组卷:85引用:1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