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宁夏中卫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3 2:0:1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体现。加强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最大的是《西游记》,而《红楼梦》则相对影响较小。《西游记》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使中国文化精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尽管如此,美版《西游记》宣扬的思想仍以西方思想为主线,人物刻画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有地域、国别特征,文明则可以超越国别与民族,具有普适性。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值,从而得以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若一味迎合西方话语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点,寻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典籍外译教育。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在对海外受众认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实现融合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培育和海外文化出版产业的有效循环和良性互动。
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合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接受方式的故事,在对话交流中让中国文化典籍走向世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使故事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典籍讲述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他国听众的理解,更能打动年轻人群体。
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更体现在全人类和谐共生的共同精神价值需求。文化互鉴正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国际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价值基础,使东西方交流得以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声,更重要的是让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
(摘编自季璇《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加强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帮助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B.因为《红楼梦》中富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西方读者造成接受上的困难,所以其海外传播影响力相对较小。
C.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地域和国别特征,二者交流互鉴形成互补,可使其得以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
D.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典籍,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是为了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的不平衡性作为驳论前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B.文章从思想高度、市场意识和心理需求等方面层层递进地论述了如何加强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问题。
C.第二段论及《西游记》的海外传播时,既论述了其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其局限性,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D.文章最后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让西方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收束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典籍传播过程中,我们不断去挖掘典籍中的生长点与文化内在普遍性,就能够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B.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毫无保留地迎合西方话语体系,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
C.深入了解海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和认知需求,确定相应的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将有助于发展海外文化出版产业。
D.东西方顺应时代需求,加强文化互鉴,可为双方打下和谐共处的价值基础,进而使双方能在物质层面进行交流。组卷:11引用:5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车厘子是英文cherries的直接音译,它既不是物种名也不是品种名,但你要以为车厘子=樱桃,就错了。实际上,直译成樱桃也不算错,但在中文语境中,叫“樱桃”的其实另有其果,它就是樱桃这个物种。樱桃原产于中国,它的果实小巧红润,酸甜可口,但因为娇嫩而很难走出原产地,是只有产区周围的人才能享受到的限定美食。比起中国的樱桃,欧洲甜樱桃的果实不仅个头大,果肉硬度也更高,可以更方便地运输到各地。而由它栽培种植出来的果实,就是我们印象中的“车厘子”。
(摘编自《车厘子凭什么从“水果刺客”,摇身一变成兔年“年货顶流”?》)材料二
以2008年中国和智利签订《关于智利樱桃、李子输华检疫议定书》为标志,智利车厘子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经有15年。但在2016年之前,智利车厘子一直不温不火,宣传推广也还没跟上。那时候,美国是中国水果进口的第一来源国,美国车厘子也因为更早进入中国市场而占据上风。
从进口量的数据上来看,2018年是智利车厘子扭转局面、大大反超美国车厘子的一道分水岭。2018年,中国车厘子进口总量增加到18.6万吨,其中来自智利的车厘子有16.3万吨,占比达到87%以上,占据中国进口车厘子市场的大头份额。此后,中国车厘子进口总量连年提高,到2021年已经达到31.4万吨,其中有30万吨来自智利,占比超过90%。美国车厘子的数量则逐渐下滑,到2021年只有不到1万吨进口中国,占比不到5%。
美国车厘子往往在5、6月成熟,和国产樱桃成熟时间相似,在中国水果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大,难以持续扩大到中产以外的消费群体。位于南半球的智利车厘子则在每年11月到第二年1月在中国反季节上市,不仅是中国水果稀缺季,还恰逢圣诞、元旦、中国农历新年这一时期,先天就注定是春节水果C位的候选人。
于是,智利选择了一条更接地气、更亲民的赛道——结合中国本土传统的春节文化,把车厘子融入春节年货中。从2016年开始,智利针对中国启动名为“幸福正当红”的营销活动,接下来,智利车厘子每个产季的推广口号都紧扣中国红、幸福、健康等元素。从2017、2018年产季到2021/2022五年间,智利车厘子的推广口号分别是“享受你的红色时刻”“红色幸福”“收获每一个幸福时刻”“守护健康每一刻”“幸福就在此时此刻”“幸运时刻,一口实现”。事实证明,智利把车厘子定位成“春节年货”是成功的。
(摘编自《跨越半个地球“走红”中国,为啥过年都在买车厘子?》)材料三
智利驻华大使路易斯•施密特回忆1991年首次中国行,笑言曾遭遇不少尴尬:“当我推销智利红酒时,中国人说喜欢喝白酒;当我推销智利水果时,中国人说进口水果太贵,只买国产水果。”尽管当时无功而返,但施密特并没有灰心,“中国人口多,需求量大。从那时起,我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
20多年时光流转,施密特的“预测”成了真。如今,中国成为智利红酒最大出口市场,智利也成为中国第一大鲜果进口来源地。施密特说,很高兴智利车厘子也进入了中国人的年货“清单”,越来越多中国人在春节时会带上智利车厘子走亲访友。
从乏人问津到走俏热销,智利红酒、水果在中国市场的待遇变化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我非常敬佩中国这70年来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施密特说,“如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的繁荣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
红彤彤的车厘子,不仅见证了中国人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也折射出中国与智利之间交融度越来越高的经贸往来。施密特欣喜地表示,两国务实合作正从水果贸易扩大到服务、投资等更广阔领域。施密特认为,随着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包括基建、贸易、投资等各领域的合作将开创新局面。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很高兴智利车厘子成了中国年货”》》(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智利车厘子在中国发展状况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2008-2016年,智利车厘子在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一直不温不火。
B.2018年智利车厘子开始扭转局面反超美国车厘子,占据大头份额。
C.2018年之后,智利车厘子进口总量连年提高,美国则是逐渐下滑。
D.2016年开始,智利把车厘子定位成中国的“春节年货”进行营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车厘子是音译词,既不是物种名也不是品种名,中文的樱桃则是樱桃物种,所以二者不能划等号。
B.美国车厘子和国产樱桃成熟时间相似,所以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激烈,价位又高,消费人群很受限。
C.施密特推销智利红酒和水果无功而返,说明当时的施密特完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消费实力。
D.智利车厘子逐渐热销,不仅促进了中智之间的水果贸易,也折射出两国不断扩大领域的经贸往来。
(3)智利车厘子为什么成为兔年春节的年货顶流?请结合所给材料分析说明。组卷:3引用:4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合花
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我们文工团的几个同志,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团长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包扎所去。到包扎所时已是下午两点钟了,那里已有几个卫生员在弄着纱布棉花。满地上都是用砖头垫起来的门板,算作病床。
我们刚到不久,来了一个乡干部,一边放东西,一边喘息地喝水,同时还掏出一包饭团来嚼着。他说的什么我没大听清。好像是说被子的事,要我们自己向老百姓去借,因为部队上的被子还没发下来。
我和通讯员到附近一个村子,进村后分头去动员。不一会,我借到两条棉絮,一条被子,手里抱得满满的;通讯员从对面走来,两手却是空空的。
“怎么,没借到?”我觉得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怎么会没有借到呢?我有点惊奇地问。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
“哪一家?你带我去。”我估计一定是他说话不对,说崩了。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
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向里“大姐、大嫂”地喊。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我看她头上已硬翘翘的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的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通讯员乘这机会,颇不服气地对我说道:“我刚才也是说的这几句话,她就是不借,你看怪吧!……”我赶忙白了他一眼,不叫他再说。
被子拿出来,我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了。原来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她好像是在故意气通讯员,把被子朝我面前一送,说:“抱去吧。”我一努嘴,叫通讯员来拿。他绷着脸,垂着眼皮,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却高低不肯。走出门不远,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通讯员也皱起了眉,默默地看着手里的被子。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后来她问我:“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说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地分铺在门板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了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炮响起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我拿着小本子,去登记他们的姓名、单位。我不能解除他们任何痛苦,只能带着那些妇女,给他们拭洗身上的污泥血迹,或是喂一点饭食。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做我的下手。
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他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他自己一下子扑在冒烟的手榴弹上……”
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啊”了一声。我看见的是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破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低着头,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
B.“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表达通讯员因没借到被子而看不起新媳妇,也为他得知真相后自责埋下伏笔,两处省略号则勾勒出他不善言辞的窘态。
C.“天边涌起一轮满月”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对战斗的激烈残酷起到了反衬作用,同时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美起到了正衬作用。
D.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绕开激烈的战斗场面,从侧面突出战争的残酷,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2)文中几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请分别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3)文章以“百合花”为标题有哪些象征意义?组卷:69引用:17难度:0.7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
10.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时
④项伯许诺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⑧君王为人不忍。组卷:130引用:8难度:0.7
四、写作(50+10分)
-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对战法国。上半场,阿根廷2:0领先,梅西贡献一颗点球。下半场,法国队姆巴佩梅开二度,比分变成2:2。加时赛,梅西、姆巴佩各入一球,比分变成3:3。点球大战,阿根廷四颗全进,法国进二失二,阿根廷夺冠。
阿根廷为什么会夺冠?赛后,有人说,是因为有球星梅西三十多年的信仰。有人说,是因为有整个球队团结的力量。还有人说,是因为有阿根廷人民对球队的希望。
请综合以上原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