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二(上)联考语文试卷(10月份)

发布:2025/1/8 0: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必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作为当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主旋律影视作品具有天然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属性,可以成为宣传时代主题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应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审视,使主旋律影视作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地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②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扩大社会认同,凝聚思想共识。这就要求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牢记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站稳人民立场,努力成为贴近百姓、鲜活立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围绕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题材创作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如《烈火中永生》《马兰花开》《战狼2》等,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团结凝聚人民、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人民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化供给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主旋律影视作品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作品创作的“剧中人”“剧作家”“剧评人”。
          ③立足新时代,高质量主旋律影视作品应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精准把握时代特征,洞悉传播机制规律,科学定位表现手法与作品内容“表”与“里”的关系,通过“内外兼修”,打造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养分,创造出蕴含“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影视作品,利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视听语言,增强观者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擦亮“中国文化品牌”。二是深挖红色文化资源,深研革命史实和英雄事迹,创作党性、人民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影视作品,用艺术语言告诉人们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时和否定的,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厚数据元素,有效筛选流行文化热点,牢牢把握“时、度、效”,结合主旋律价值取向进行文学创作、剧本改编和项目决策。同时,主动迎合当代社会知识商品化、时间碎片化、言论自由化的主流特征,主动融入“两微一端”、抖音等短视频产业制作,主动抢占意识形态传播新兴平台,借助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舆论渗运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强大正能量。
          ④当前,主旋律影视作品进入一个强势崛起的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各种思想观念纷纭激荡的境况中,坚守审美品格。力避市场裹挟,是主旋律影视作品亟需破解的时代课题。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政策支持。例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弘扬主旋律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公益广告广播电视节目和网络视听作品等创作推广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帮扶和税收优惠减免,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同时,在飞天奖、华表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类影视奖项评选过程中,对主旋律影视作品予以倾斜,增强奖项含金量,切实发挥政府奖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不断优化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监管制度。遵循影视艺术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避免在审查过程中出现“剪刀”过于锋利或过于迟钝等问题,补齐产业链短板,建立符合主旋律影视作品创作生产规律的产业模式。同时,尽快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粗糙、低俗、暴力、情色等失去正确价值引导、侵犯知识产权的影视作品要严格管控、严厉处罚,推动主旋律影视作品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正向循环。
    (摘编自史洋《匠心打造主旋律影视作品,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影视作品具有意识形态表达属性,主旋律影视作品可以也理应成为宣传时代主题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B.如今主旋律影视作品承担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已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
    C.在主旋律影视作品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政策扶持与严格管控并重是保证其强势崛起并健康发展的唯一手段。
    D.出台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管控、严厉处罚没有彰显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有助于推动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发展。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新时代中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文化供给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
    B.主旋律影视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必须也应当选择现、当代革命题材。
    C.高质量主旋律影视作品须“内外兼修”,“内”指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等指向作品本身的因素,“外”指大数据等当代社会的特征。
    D.遵循影视艺术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避免在审查过程中出现审查过宽或者过严等问题,是优化主旋律影视作品监管制度的具体体现,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注重内外兼修,着力强化主旋律影视作品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创新。
    B.坚持管育并举,着力加强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监管。
    C.审视当今形势,着力打造影视主旋律精品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
    D.坚定人民立场,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指导地位。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5)近年来,《1921》《觉醒年代》等制作精良、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视作品频频出现,收获了大量关注与点赞。请根据文章,从作品价值取向的角度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组卷:11引用:2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锔匠老张
    白龙涛
          锔匠老张是一位走乡串巷的手艺人。
          锔匠老张不是一般的锔匠,除了锔锅锔盆锔大缸,还能唱戏讲新闻,豫剧曲剧越调坠子四平调,唱得那叫得劲儿,敢向县剧团的名伶叫板;老张走南闯北,天文地理,世俗八卦,凡事知晓一二,活活一个“万事通”。
          老张是个好人,见不得别人家庭分裂,大吵小吵总要上前“锔一锔”。也怪!闹得再凶的家庭,经他斡旋,一准能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村人乐于让他充当“和事佬”的原因。
          因而,老张隔段时间不来,村里人都想得慌。
          三叔自幼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颠簸,给人的感觉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三叔娶三婶,爷爷花干了老本儿不说,还借了一屁股外债。为此,三叔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
          三婶带个9岁的男娃过门,让三叔提前当了爹。一家三口办了个小型养猪场。高中毕业的三叔有知识有力气,能读懂养猪方面的书籍,也能扳倒一头三百斤重的肥猪,这让三叔一家很快就脱了贫。
          腰包鼓了的三叔迷上了赌博。三婶哭劝过多次,三叔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一路赌来,几年积攒下的家业便输了个精光,吵架成了三叔家的家常便饭。面对三婶的喋喋不休,三叔动辄拳脚相加,直至三婶带来的男娃愤然出走,打架才骤然而歇。但三婶却铁了心要跟三叔离婚。
          三叔和三婶闹得最凶的时候,老张来了。那天,他照例蹬一辆老式“凤凰”牌自行车,后座驮了一个“两头沉”荆条筐,里面装满了他的全部“家当”——工具和乐器。一进村口,就韵味十足地吆喝了一嗓子:锔锅锔盆锔大缸——这一嗓子不打紧,不仅吆喝来村里的男女老少,还唤来了鸡鸭猫狗围着他打转儿。村里人发现老张面容倦怠,少了往日的精神头,心里就隐隐作痛,老张依旧乐呵呵地讲他的幸福事儿:
          老伴的高血压又降了。
          大儿子盖起了三层小楼。
          小儿子大学毕业找了城里媳妇儿。
          老张的幸福事儿感染了他的听众。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他支好摊儿,升起炉灶,把各种工具哗啦倒在地上,开始工作。炉火在风箱的鼓动下呼呼燃起,把老张的脸映照得像刷了一层暖融融的金粉;老张摘掉棉帽,露出被棉帽压得温顺熨帖的头发,透出一种慈爱和沧桑的味道。
          一会儿,老张面前就挤满了观众,单等老张忙完活计,热闹一番。如今生活好了,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多了,锔东西的人自然就少了。今天,只有西街马奶奶兜来裂成三块的面盆。他正要忙活,三叔家里传来家什破裂的声音,夹杂着歇斯底里的哭叫和咒骂,然后就见三婶散着头发跟踉踉跄跄从家里奔出来,脸上泪水恣肆流淌,血丝汇到嘴角处,脚上的一只鞋子不知丢到了哪里,三叔在后面追着。
          老张皱起了眉头,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咋回事,老张说,吃饱撑住了?
          三婶声连哭带骂讲述了三叔一大早起来去赌博,输了钱回来打人的经过。末了,还加了一句:不跟这个不可理喻的人过了,离婚!
          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撇下众人不管不顾地忙活起来。风箱拉得呼呼作响,周围的人大气不出,感觉那声音像来自心底的某个角落。
          一袋烟工夫,炉灶里那块瓦片似的生铁已鲜红欲滴,像一块凝固的火舌。只见老张将铁块夹到事先放好的铁砧上,在铁块的一头压上一块砖头,一脚踩实,手握一柄铜锉,鸬鹚捉鱼般在水桶里汲足了水,照着铁块一搓、一拉,团团白雾中,铁块便喷血般吐了一地铁谷子和铁芝麻。整个过程,老张动作娴熟、紧凑,像拉一把音律曼妙的二胡,但却无处不显露着深厚的功底。你想,一块烧成铁泥似的铁板,把它碾成颗粒,稍有迟缓,铁块就会变凉搓不动了;动作快了也不行,铁泥松软如泥,猛搓,很容易搓成一堆铁蒺藜。
          把铁面儿用细筛筛过,倒掉铁谷子,留用铁芝麻,顺手在身旁的布袋里抓了一把红似砖土的细面儿,掺进铁芝麻里,倒进一坨熬煮多时的米面糊糊,掺和均匀,揉实。然后把西街马奶奶的面盆捧到面前。把裂成三块的面盆,在外侧沿裂口用铜锉开一个“V”型槽,然后用蘸水麻绳把面盆箍紧复原,将和成胶泥一样的铁面抹进那个“V”型槽内,在炭火上蜻蜓点水似地烤来烤去。这要掌握火候,火候过了,会出现裂缝,火候不到,不瓷实。铁泥干了,解开尼龙绳,用砂纸打磨过,面盆完好如初,找不出原先裂痕的地方。
          三叔和三婶瞪大了眼,看着老张忙活。
          忙完这一切,三叔急忙敬上一支烟,点火,静等老张训话。老张深吸一口烟,眼里霎时腾起一层薄雾,说,过日子跟锔盆一样,来不得半点虚,要掌握火候。
          三叔鸡啄米一样点头,三婶也跟着点头。
          老张又说,过几天孩子就会回家。
          说完,收拾摊子,他在村人的殷切挽留中走进翻滚奔涌的晚霞里。这时,人们才发现,老张头发白了许多,背也佝偻了,老张老了。
          三天后,三叔的儿子果然回来了。三叔发誓戒赌。
          许久不见老张来村里了,三叔在三婶的催促下,找到了老张百里之外的家。三叔向村人打听老张,村人说老张死了,癌症。三叔不信,村人便径自引三叔和我到老张家看个究竟——两间低矮的草房,院内枯草没膝,一片颓败的景象。
          三叔问:他儿子住哪?
          村人诧异,一头雾水。说:老张年轻时赌博输了钱,回家把老婆打跑了,他打了一辈子光棍,没有儿子。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两条腿一长一短,走路颠簸,给人的感觉像走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寥寥数语,便凸显了三叔身残志不残的形象。
    B.三婶带来的男娃因为三叔三婶吵架打架而愤然离家出走,又因为三叔三婶在锔匠老张劝说下和好而主动回家。
    C.“如今生活好了,一次性使用的东西多了,锔东西的人自然就少了”一句,可见“锔”这样的传统手工艺有可能逐步消失。
    D.老张赌博输钱打骂妻子,致使妻子离开,家庭破碎,他大半生不得不在对昔日美好往事的回忆中度过。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前三段对老张进行了一般性介绍,让读者对人物有了初步的印象,也为下文故事进一步展开作了铺垫。
    B.老张给马奶奶锔面盆的过程写得细致真切,不只展现了老张高超的技艺,也为老张借事说理、教育三叔张本。
    C.作者很注重细节描写,“老张皱起了眉头”“老张脸上像冻了一层霜”形象地反映了老张心情的变化。
    D.小说题目为“锔匠老张”,而作者却用大量笔墨介绍三叔一家,难免喧宾夺主、冲淡了主要人物形象。
    (3)请概括锔匠老张的形象特点。
    (4)小说最后写三叔寻找老张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组卷:4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以客观求真的研究态度来观照书法,历经数千年发展历史的书法艺术,①          。第一重境界是世俗境,这是普通爱好者的境界,尽合古法,以技术胜,不需要自己创造。如果我们对书法有兴趣,传统经典选一家,时间精力到位,水到渠成,于书法一途也能登堂入室。第二重境界是艺能境,②          ,以学识胜。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却也不必登峰造极再来做第二步的工作,毕竟如果技术学得太精致,精致的技术本身或会出现“固化效应”。③          ,类似于哲学的境界,贯通天人,灵性融入,把个人的性情,内在的精神气质,生理和心理构成,通过书法的视觉语言加以表现。
          具有性情融入、人书合一这一中国书法艺术是最独特之处的书法,在先民的精神向度里是其生命的外延符号。唐代颜真卿,是人书合一的典范。他用生命精神,诠释了他的浑厚博大的书法。北宋朱长文说:“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对颜真卿书法的生命气象作了淋漓尽致的阐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文中画横线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

    组卷:3引用:3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媒体近日报道,某地一家长为了让读初三的双胞胎孩子顺利考上理想的高中,经熟人介绍,请某老师给孩子补习物理。补课结束,该家长按约定向某老师支付了补课费用,孩子双双考上高中,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该家长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双胞胎上课录音三大“铁证”连夜打包送到了教育局,举报其“有偿补课”。结果该老师退还了补课费,并受到相应处分。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
          对于上述事件,你是怎么看的?请以中学生李明的身价,给双胞胎家长、某老师、教育局三方中的任一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