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青海省部分名校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剪纸在北方又俗称“窗花”,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淳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专家们称陕西剪纸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石相似的“牛耕图”等,均传承自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陕北剪纸的重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面、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哪里的农村,都要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包括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自由,民间趣味十足。陕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剪纸的表现样式丰富多样,可分为单色剪纸、色纸拼贴剪纸、点彩剪纸、渗染剪纸、纸塑窗花和剪纸熏样等。陕北剪纸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传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剪纸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格,小巧玲珑、纤细入微,又可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指剪纸的装饰纹)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于延安、绥德之粗犷,又不同于江南之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1993年,延安的安塞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
          学习剪纸讲究的是心灵手巧,可现在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诱惑力,年轻人很难做到像以前的老人那样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静下心来反复揣摩。过去妇女人人必会的一项技艺正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顿感时光的流逝与无奈。如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积极有效地传承并发展这门古老艺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深思。
    (摘编自李军科《陕北剪纸艺术概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剪纸艺术不仅仅存在于陕北地区,全国各地都有风格和特色各异的剪纸艺术。
    B.陕北剪纸以窗花最为普遍,有着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具有古朴的民风。
    C.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出自村妇之手,受民间文化影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D.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的剪纸风格有所不同,和南北文化交流有一定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中国北方剪纸引出陕西剪纸艺术,然后延伸到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思路清晰。
    B.在介绍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时,文章从其重要形式、表现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C.文章以安塞剪纸艺术发展历程及获得的荣誉表达了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
    D.文章结尾段针对剪纸艺术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忧思和对寻求破解方案的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活化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剪纸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及思想观念。
    B.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并且前者所占比例较大。
    C.陕北剪纸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是因为当地缺少孔子教化。
    D.安塞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因此,安塞剪纸获得了“群芳母亲”等美誉。

    组卷:6引用:4难度:0.6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中国有不少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然保护区,为什么还要建立种质资源库?
          李德铢:只有保护的手段更多样,保护才更具可靠性。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就地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不少珍稀、特有物种不在保护区内。此外,如果自然保护区出现火灾、冻灾、虫害等自然以及人为灾害的话,那么种质资源库就可以成为一个备份,有效保护其中的特有物种和遗传多样性。
          生物种质资源的加速丧失促使世界各国建立各种类型的种质资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成后,相当比例的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经入库,种质资源库成为这些种子名副其实的避难所。当一个物种有灭顶之灾时,我们就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
    (摘编自《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打造“生命之舟”)
          材料二:
          一份种子想要进入种质资源库,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每一个品种都要先经历2到3年的田间种植“考验”,在确认其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后,才可能会被“收编”。入库后的种子,又要经过仔细“体检”,通过处理、清选、活力检测、干燥等十多道“关卡”,最终被装瓶密封。
          这些种子将被保存在不同条件的库里:在-18℃、湿度低于50%的低温库,含水量5%~8%的农作物种子将就此“沉睡”,寿命可从1~2年延长到数十年,唤醒后发芽率仍在九成以上;在试管苗库,草莓、香蕉、马铃薯等几乎不用种子种植的作物以茎尖作为保存材料,在试管中可一待数月;在超低温库,-196℃的液氮则能让作物组织迅速进入冷冻休眠状态,就像给生长按下了暂停键,几十年后取出,依然可以活力不减。此外,这里还以DNA的方式保存着一些特有、珍稀、濒危、野生的作物遗传资源。
          不仅如此,带有视觉识别功能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实现了种子的快速存取,感知气味的电子传感器可以隔空分辨种子的代谢变化,监测在库种子的活力……智能化、信息化的助力,让科研人员“穿着棉大衣、登梯爬高存种子”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摘编自《种子方舟: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材料三:
    “在这里,有很多品质优异、色彩斑斓、全国罕见的稀有而珍贵的种质。”秦慧彬说,“比如食用豆,我们保存了13种资源,包括菜豆、小豆、绿豆、豌豆、山黧豆等;再比如,常见的大豆是黄皮黄瓤,我们保存的大豆资源有黑皮黄氯、黑皮青瓤、青皮青瓤等多种罕见形态。”
          那么,这些种质资源来自哪里呢?
    “一方面是农民的自留种子代代相传,另一方面是山西有组织地收集和保护。”秦慧彬介绍,山西省组织过三次大型种质资源收集工作,包括“第一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补充征集”“西北干旱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这为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提供了很大帮助。
          此外,山西种质资源库还设计、制作了一批对外开放的锁控种子柜,专门为科研单位及育种专家保存种质资源,并开展库存种质安全保存预警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等,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贮存。
          一份份种质资源,特别是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的野生品种,在这里搭上了“诺亚方舟”,为下一步的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了基因资源。
    (摘编自《稀有作物种质登上“诺亚方舟”:探访山西种质资源库》)
          材料四:
          种子入库以后,固然可以作为战略资源进行长期保存,但该项功能一般由“长期库”来承担,而对山东省农科院的这种以“中期库”为主的种子资源库来说,如何盘活资源,使其在品种选育中发挥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以常见的荷兰豆品种选育为例,现在市场上多数是绿色的、比较肥厚的豆子,紫色的豆子品种非常稀少且豆荚较小,口感不好。所以,随着紫色食品在当下越来越受欢迎,就有育种专家提出,能不能培育出既是紫色同时口感又好的荷兰豆。
          在这个过程中,种质资源库中储存的大量的不同品类的荷兰豆种子就派上了用场。李润芳告诉记者:“按照目标性状提取种子,然后杂交培育,目前育种专家已经种出了品种比较稳定的紫色荷兰豆。”此外,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等很多品种的选育,最开始也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
          李润芳介绍,依托种质资源库,建成了由实物层、数据层、网络层构成的种质资源中心。该中心建立了一个种质资源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共享平台,后又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的任务,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探访山东最大的种质资源库,这里有一艘“生命方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保护区并不能涵盖所有珍稀、特有物种,建立种质资源库让保护的手段更多样,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
    B.种子特点与库内种子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在田间经历种植“考验”的种子被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收入的前提条件。
    C.农民自留的代代相传的种子是罕见的稀有珍贵种质的一个重要来源,收集和保护种质资源时要将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D.品种比较稳定的紫色荷兰豆以及当前比较火的节水抗旱稻、耐盐碱稻等品种的选育,都从种质资源库筛选了种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很多珍稀、濒危、特有物种的种子已进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我们在需要时可以启用这些种质资源。
    B.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有低温库、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等不同的库,可以满足各种种质资源的不同保存需求。
    C.山西种质资源库保存着一些全国罕见的、古老的地方品种和重要的野生品种,将为生物育种和发展提供资源。
    D.山东种质资源库承担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山东子平台”运行与服务的任务,所以建成了种质资源中心。
    (3)材料二、三、四都谈论了种质资源,但三则材料的内容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组卷:2引用:3难度:0.5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捉鳖
    杨占广
    ㅤㅤ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ㅤㅤ高考一结束,少年就为学费犯了难。瞥着家里那点积蓄和粮食,母亲也是唉声叹气。
    ㅤㅤ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少年在深夜里给自己鼓劲。
    ㅤㅤ一想到“憋”,就想到了“鳖”。
    ㅤㅤ对,捉鳖去!
    ㅤㅤ叮当河是条大河,是当地县城和附近十几个乡镇的饮用、灌溉水源,青波柔澈,鱼群弋动。鲫鱼、白条、鲤鱼、昂刺鱼都好钓,一天十来斤没问题,但是卖不了几个钱,如果能逮到鳖,那么一斤得抵上百斤,运气好的话弄到二斤以上的老鳖,那当真有市无价。
    ㅤㅤ少年想象着,一天,哪怕两天,能抓到一只鳖,两个月下来学费也能解决大半了。这么一想,不禁暗骂了一句:“怪不得这王八叫甲鱼,鱼中甲天下哩。”
    ㅤㅤ想象很美好,落地挺艰难。
    ㅤㅤ捉鳖没那么简单,不然河边的人不都发财了?捉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鱼叉叉,夏天日出之后到约莫9点前这段时间,鳖都会浮到水面晒背,呈现出一个椭圆形暗影,瞄准了一叉猛刺过去。少年不喜欢这种方式,觉得太残忍,且被叉上来的鳖半死不活的卖不出好价钱,更重要的是这要考验叉的准头,没个三年五载的练不出这本事。捉鳖的第二种方法是钓,把缝衣针烫红了扭弯,穿上鸡杂肉,其他程序和钓鱼一样——少年喜欢且也只能选择这种方法。
    ㅤㅤ但是连着几天,他费尽了耐心,晒黑了面庞,除了勾上来几条鲫鱼、鲤鱼。
    ㅤㅤ“你得去找王跛子!”有人提醒少年。
    ㅤㅤ“对,王跛子。”少年一拍大腿。那王跛子,是河对岸邻村的,五十多岁了,因腿瘸家贫没找到媳妇,一个人在叮当河边盖了个丁头舍,也不种地,独来独往,靠河吃河,逮鱼摸虾。
    ㅤㅤ他的拿手绝活就是钓鳖,钓上来的鳖,不急着卖,放到临河的竹篓子里养些时日,说是让鳖瘦瘦身,肉更紧致。城里的大饭店就稀罕这个,常有人开着小轿车来挑,赔着笑脸,又是点烟又是开高价,还得看王跛子脸色。有一次乡镇干部到村里检查工作,中午要招待酒菜,村长奔到丁头舍好说歹说半天,王跛子硬是没拿正眼瞧,只扔出几条小昂刺鱼,气得村长悻悻而归。
    ㅤㅤ少年咬咬牙买了两包“大前门”,硬着头皮去了丁头舍:“王……四爷。”
    ㅤㅤ王跛子排行老四,眼皮略略抬起,喉咙里搅出一声“嗯”。
    ㅤㅤ“想跟您老人家学学钓鳖哩。”少年把烟放在案板上。
    ㅤㅤ“小青年学这干啥,城里打工去。”王跛子瓮声瓮气的。
    ㅤㅤ“钓几个月,想凑点学费哩。”少年搓着手说。
    ㅤㅤ“你河对岸的?你大(爸)我认识,走好几年了吧?那……跟我来。”王跛子挑了挑眉毛。
    ㅤㅤ王跛子找来一把鱼钩,同样是用缝衣针弄弯,但弧度很有讲究,把鸡肋肉切成细长条,穿进鱼钩,那鱼钩未露出分毫。
    ㅤㅤ“那王八可机灵着哩,一点风吹草动就沉底了。”王跛子咧着嘴,露出两排黄牙。
    ㅤㅤ王跛子带着少年在河边走来转去,比比划划,看天看水,不过是找个钓鳖的地方,王跛子却搞得跟渡江侦察似的。
    ㅤㅤ从王跛子的嘴里,少年知道,鳖有“三喜三怕”: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怪不得这玩意愿意生活在水质好的叮当河里,钓它们得在远离人迹喧嚣的僻静之地。
    ㅤㅤ王跛子选的钓鳖点,果然静得瘆人,是叮当河和两条支流的交汇处,周围是密密的树林,没有庄稼地,连高速公路的隐约车声都听不到。
    ㅤㅤ两人隔着一段距离分别放下钓钩是在10点左右。王跛子说9点前鳖刚晒完背,这时累了,想进食。
    ㅤㅤ钓鳖的王跛子像入定的老僧,看不出是个跛子,也不像是脾气古怪之人。
    ㅤㅤ站了约莫一个小时,两人都没动静,少年腿都麻了。
    ㅤㅤ快到中午了,王跛子说“回吧”,提起钓竿拔腿就走。少年闷闷地跟着,后来才知道,日上中天,鳖也就不怎么进食了。
    ㅤㅤ第二天,还是一无所获。
    ㅤㅤ第三天,王跛子的钓竿上鳖了,麻利地摘钩,取鳖,扔到竹篓里。少年直到第四天才等来他的第一次收获。按照王跛子的指点,他选择在冒着一圈细小水泡旋即很快消失的水面下了钩。鳖咬钩直截了当——不像鲫鱼那样试探好几次——但见鱼线颤抖、鱼浮急沉,少年猛抖鱼竿,一只鳖临空而起,伸长了脖子,在阳光中泛着墨绿色的光。
    ㅤㅤ提到岸边,鳖剧烈挣扎,少年试了几次都无法取出鱼钩。王跛子哈哈大笑,走过来,先用脚踩住鳖盖,鳖头就探了出来,跛子一手钳住鳖的细长脖颈,一手快速取出鱼钩,然后从后捏着鳖身,倒转过来查看:“是个好鳖!”
    ㅤㅤ“是啊,估计得斤把重。”少年很兴奋。
    ㅤㅤ“啪”的一声,王跛子把鳖扔进了水里。少年怔住了。
    ㅤㅤ“是个母鳖,快产卵了。”王跛子扔下一句走了。
    ㅤㅤ少年虽然愤懑,但也不得不再拿起钓竿。当天,他们又各自钓到一只鳖。王跛子照例把鳖放到家边河里的竹篓中,少年则立马拿到市场上换得了57块钱——再重复60次,学费就齐活了。
    ㅤㅤ接下来几天,断断续续的有渔获。少年也摸准了王跛子的脾性,要是产卵的母鳖、低于三两的小鳖,一律放生。
    ㅤㅤ进入8月中旬,开学迫在眉睫,谁料阴雨连绵,一个多星期还没结束,少年焦灼不安。
    ㅤㅤ谁料王跛子找上门来,说鳖是没法钓了,但是附近一个小沟渠里有鳖,只要围堰清空水,就能捉到不少。两人约定第二天一早就去。
    ㅤㅤ那沟渠是条年久失修的灌溉渠,水不深,很浑浊。两人打了简单的堰坝,用脸盆向外泼水。迷蒙雨丝中,沟渠很快露底,果然有不少鳖慌张游动,和龙虾、各类小杂鱼混作一团。少年如获至宝,一个个捉住塞进提桶里,奇怪的是,这二十几只鳖,都是公的,也没有低于三两的。
    ㅤㅤ当天下午,少年把那些鳖送到集市上卖了,终于可以安心等待开学的到来。
    ㅤㅤ直到去大学报到的列车上,少年恍然忆起,鳖有“三喜三怕”,第一条就是喜洁怕脏……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跛子找个钓鳖的地方,“却搞得跟渡江侦察似的”,通过少年的心理活动,表明他对王跛子做法的不满,认为他是故意拖延。
    B.小说开篇写“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一句话独立成段,引起下文,小说用看似平淡无奇的短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以少年身份讲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能全面展开故事情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灵活自由地叙事。
    D.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几起几落,少年考上大学却无学费;去钓鳖却无所获;钓上鳖却被扔进河里,眼看快开学了却阴雨绵绵。
    (2)请简要分析王跛子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少年恍然忆起鳖喜洁怕脏结尾,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组卷:5引用:1难度:0.6

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谪居黄州,虽是苏轼人生命运的滑铁卢,却是其词作艺术的高峰时期。标志有二:一是词作数量最多,二是①            。为什么在人生低谷困顿时期,苏轼能创造词作的辉煌?②            
          从外在的客观条件来看,当时诗尊词卑的词体观念,为苏轼提供了自由作词的适宜环境。苏轼因写诗而酿成乌台诗案,所以在谪居黄州期间,他不敢多写诗,以免再惹事端。作词在北宋当作一种娱乐方式,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不敢写诗,而且可以放心大胆地作词,作词成了苏轼挥洒苦闷、宣泄才情的方式。
          从内在的主观条件来看,在痛苦的磨砺中,苏轼的思想境界、人格精神逐步走向成熟,从而为作词提供了新的情思。黄州词作全面立体地展现了苏轼在痛苦中挣扎、探求、超脱的心路历程,提升了词的思想深度、情感力度和艺术精度。苏轼的黄州词,标志着其词体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深刻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开启了词作的新路向,提供了新的抒情范式。
          黄州与苏轼成就了彼此:黄州成就了苏轼及其词作;③            ,让小城黄州声名远扬。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结合材料简要阐释文中加点词语“滑铁卢”“成就”的含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16引用:6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代需要英雄,时势造就英雄,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英雄。自诩“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的曹操固然是英雄;被曹操推崇的刘备,白手起家,忍辱负重,当然是英雄;“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胆略超群,善于审时度势,也被后人视为英雄;而羽扇纶巾的儒将周瑜、义薄云天的虎将关云长又何尝不是英雄?
          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材料中的哪类“英雄”的品质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8引用:3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