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2.3 物质的比热容》2021年同步练习卷 (3)

发布:2024/12/17 17:30:2

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 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
    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
    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
    (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
    (选填“强”或“弱”),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组卷:39引用:3难度:0.5

二、综合题

  • 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5 3 1 -1 -3
    (1)根据文章,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
    。[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根据上表中数据,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风寒温度为
    ,地面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结冰。
    (4)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
    ,根据这个关系,气温为-3℃、风速为15km/h时,风寒温度为

    组卷:644引用:10难度:0.5
  • 5.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洋湖湿地公园是长沙市的“绿肺”和天然氧吧。进入公园,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泛舟湿地湖泊,放眼望去,湖边花草、树木、房屋的倒影如画,湖中的小鱼在水草中愉快的穿梭;周末午后,男女老少坐在树荫之下,避暑乘凉,远处广场上的天空中高高低低飞着各种样式的风筝;傍晚时分,公园内华灯初上,璀璨的夜空更焕发出迷人的色彩,据介绍整个洋湖湿地公园的照明系统全部采用太阳能和LED节能新技术。不仅成为当地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被打造成一张城市新名片。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多种功效,湿地含水丰沛,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湿地周围地区昼夜温差变小了。
    (1)扑面而来的是各种花草的清香,这属于
    现象。
    (2)坐在树荫之下,可以通过阻挡太阳光,避免太阳光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身体温度不会太高,感觉凉爽。
    (3)用物理知识解释文中“湿地周围地区昼夜温差变小”的原因。原因:

    组卷:93引用:5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