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七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
-
1.2022年9月17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距离乘组首次出舱活动只过去16天,创下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间隔时间最短纪录。这是充满勇气的探索,这是携着梦想的远征。这启示我们(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2.观察如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3.面对学习中的苦,如果让你来劝解这些同学,下列诗句可以采用的是( )
组卷:32引用:18难度:0.7 -
4.数学老师说我勤奋努力,语文老师却说我不太用功;好朋友说我活泼开朗,父母却说我话语不多……面对不同的人对“我”的不同评价,“我”应该( )
组卷:28引用:29难度:0.8 -
5.现代诗人顾城在《毛虫和蛾子》中写道:“毛虫对蛾子说:你的翅膀真漂亮。蛾子微笑了,是吗?我的祖母是凤凰。蛾子对毛虫说:你的头发闪金光。毛虫挺自然,可能,我的兄弟是太阳。“这首诗启示我们要学会( )
组卷:121引用:88难度:0.7
二、简要分析题
-
15.升入初中的小凯,经父母同意,开通了自己的微信账号,他将朋友分成“同学旧时光”与“网友新时空”两组。
【同学旧时光】和朝夕相处的小学同学就要分别了,小凯很不舍,希望小学毕业后依然能和大家保持友谊。而对于那些和自己有过争执,甚至是相互伤害的同学,也能彼此谅解。
【网友新时空】面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小凯想利用微信这个交往新通道,广泛结交五湖四海的网友,拓展朋友圈,以此来弥补现实中朋友的缺失。
(1)你认为结交朋友对小凯健康成长有何积极意义。
(2)谈谈你是否赞同小凯结交网友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组卷:1引用:1难度:0.5
三、情境探究题
-
16.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某校七年级的时事社团小组开展了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学讲话,明方向】
材料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们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讲话摘录 理解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转观念,强素质】
材料二: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落地。这一年来,全国各地围绕“减负增效提质”话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同学们就以下问题跟帖参与了讨论。
小静:离开了培训机构,父母觉得我的学习成绩会因此受到影响。
小芸:老师将作业分层,鼓励我们不断进阶,尝试挑战性的作业。
小鸥:在“双减”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2)结合上述跟帖,请为“双减”背景下如何成为学习的主人提几点建议。
【学榜样,写华章】
材料三:“追逐生命里光临身边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得闪亮。”歌曲《少年》,表达了对少年的期待和祝福,希望少年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开始研究实验物理时因动手能力较差,没有取得任何成绩,反被同学取笑,在老师和同学的建议下,开始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并获得了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2021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半岁时双耳失聪,但她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优异成绩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她的目标始终是解决生命健康的难题。 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 组卷:328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