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二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20 18:0:2
一、综合题
-
1.我国高铁技术全球领先,高铁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速度快,安全性高。小明同学从上海到北京决定选择乘高铁体验并进行一些科学探究。
(1)(单选)小明同学在文献上看到一个单位“m/s2”,该单位与以下哪个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有关 。
A.力
B.位移
C.速度
D.加速度
(2)若小明同学乘高铁往返于上海与北京两地,往、返过程的位移 (选填“相同”或“不同”),(选填“能”或“不能”)画出他从上海到北京过程的“速度一时间”图像。
(3)小明同学在列车静止时,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将弹簧压缩后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桌面对弹簧的弹力是因为 发生了形变。改变手施加的力F的大小,记录F和弹簧压缩后的长度l,得到的F-l图像是图乙中的 。
(4)列车静止时,小明同学在质量为0.5kg的杯子里(杯的把手可视为光滑)加0.5kg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根劲度系数为50N/m的橡皮筋(橡皮筋的拉力和其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绕过把手,两手同时沿同一水平面拉橡皮筋的两端,直到把杯子拉动并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此时两橡皮筋成60°角,伸长量为4cm,且未超过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问:
①橡皮筋对杯子的作用力为多大;
②杯子与桌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5)(单选)列车启动过程中时,小明同学发现杯中水面的形状是图丁中的 。
(6)(单选)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本书,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若书不滑动,则高铁的最大加速度不超过 。
A.2.0m/s2
B.4.0m/s2
C.6.0m/s2
D.8.0m/s2
(7)(单选)列车启动后,小明同学根据列车性能做了一定计算比较,假设一直线上有两火车站W和G,两者间的铁路里程为1080km,W和G之间还均匀分布了4个车站。列车从W站始发,经停4站后到达终点站G。设普通列车的最高速度为108km/h,高铁列车的最高速度为324km/h。若普通列车和高铁列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均为0.5m/s2,其余行驶时间内保持各自的最高速度匀速运动,两种列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相同,则从W到G乘高铁列车出行比乘普通列车节省的时间为 。
A.6小时25分钟
B.6小时30分钟
C.6小时35分钟
D.6小时40分钟组卷:41引用:1难度:0.6
一、综合题
-
3.在科技节上,夏老师带队的科技小组研究展示了“水火箭”、遥控直升机和一款无人机飞行器的性能,受到广大师生欢迎。
探究展示一:“水火箭”的运动
(1)(多选)科技小组利用饮料瓶制作的“水火箭”如图甲所示,其发射原理是通过打气使瓶内空气压力增大,当瓶口与橡皮塞脱离时,瓶内水向后喷出,水火箭获得推力向上射出。图乙是某次竖直发射时测绘的水火箭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其中t0时刻为“水火箭”起飞时刻,DE段是斜率绝对值为g的直线,忽略空气阻力。关于“水火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t3、t4时刻中,t1时刻加速度最大
B.“水火箭”在t2时刻达到最高点
C.在t3时刻失去推力
D.t3~t4时间内“水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
(2)由“水火箭”刚开始升空时,加速度可达23m/s2,小科同学得出火箭的速度在1s时间内不一定增加了23m/s。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小科同学的理由是:。
探究展示二:遥控直升机飞行性能
(3)如图1所示的A、B两架遥控直升机在某一高度向右飞行。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直升机 (选填“A”或“B”)在加速前进,说明理由 。
探究展示三:无人机的飞行性能
(4)科技节当日阳光明媚,无风。无人机空载时,沿着与地面成30°的方向斜向上匀加速直线起飞,刚起飞的第1s内飞行了5m。已知无人机的质量为3kg。g取10m/s2。
①该无人机第2秒末的速度可达到多少?
②分析空气对无人机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5)该小组将无人机进行载重表演,如图3所示,质量为m的无人机用轻绳吊起质量也为m的包裹,并从悬停状态开始水平飞行,他们测量出绳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请分析解决无人机水平飞行过程中下列问题。
①判断此时无人机的运动状态;
②该包裹的加速度;
③轻绳对包裹的拉力大小。
(6)为表演飞行稳定性,如图4所示,两架无人机用轻绳OM、ON一起提升重为G的小球,两无人机处于悬停状态且空间处于同一水平面。轻绳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
A.F1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
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
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
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
(7)在飞行稳定性表演中,对轻绳的选择有一定要求,请根据第(6)题的信息,计算轻绳OM中的拉力F1的大小。组卷:47引用:1难度:0.5 -
4.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包括质量的测量在内的一系列实验。质量的测量是通过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的质量测仪完成的。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得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这就是动力学测量质量的方法。大家知道,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量。但是在太空,物体处于 (填“超重”“失重”或“平衡”)状态,用天平无法测量质量。如图,假如航天员在A、B两物块中间夹了一个质量不计的压力传感器,现让舱壁支架给B物块一个恒力F,此时压力传感器示数为N1。将A、B对换位置,给A施加相同的恒力F,压力传感器示数为N2。据此可知A、B两物块的质量之比mA:mB=。
组卷:42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