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明朝前后期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统治者的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待。各国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领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苏禄王在归国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明成祖为其修建陵墓,以表哀思。
材料二: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
郑和下西洋 |
哥伦布到达美洲 |
比较结果 |
时间次数 |
1404-1433 7次 |
1492-1504 4次 |
时间早、次数多 |
人数 |
27800 |
1500 |
人数多 |
船数 |
大船62艘(连小船共有200艘) |
17艘 |
船只多 |
船只大小 |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
长24.5米宽6米 |
船只大 |
到达范围 |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美洲 |
范围广 |
设备 |
航海图、罗盘针 |
|
设备先进 |
材料三: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材料四: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1)据材料一,写出郑和远航的性质。
(2)细读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联系所学,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对戚继光的精神进行总结。
(5)综上所述,指出明朝前期到中后期对外交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