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四川省达州市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5/12 8:0:9

一、积累•运用。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69引用:2难度:0.9

二、阅读•鉴赏。

  • 12.阅读下列选文,完成问题。
    爱的借力ㅤㅤ①我不止一次地嘲笑过父亲。
    ㅤㅤ②我一直以为父亲是鸡蛋里挑骨头,掐眼看不上我。铲地哪有那么大“学问”,铲就完了。还说什么借力,要借着锄头的重力向后拉,还一下是一下地拉,特矫情。
    ㅤㅤ③处于青春期的我极为叛逆,听不进父亲的好言。我那时要么可着性子来,要么一心想着超过他,让他缄默闭嘴,无话可说。
    ㅤㅤ④父亲那轻描淡写的话语中透着不屑一顾。他看我铲地实在费劲,事倍功半,告诉我铲地一定要借助锄头的重力,不是费劲巴力地硬拉硬拽。锄头更不能浮在表层,要深入泥土,就像学习不能浮皮潦草。父亲边说边演示,还一面换着左右撇的姿势。
    ㅤㅤ⑤父亲干什么都能联系到我的学习,总拿小话敲击我,使我极其气愤,又不敢言。
    ㅤㅤ⑥父亲看出了我不服气,沉默了很久才说,力不在大,而在于巧。以后回乡务农了,要放下书本,多学习一下农业知识。父亲的声音尽管很小,像自言自语,但我听得真真切切,又一次触及到我。
    ㅤㅤ⑦我不服气,铲地,还谈什么“高深”的理论,有力气干就完了。
    ㅤㅤ⑧父亲这话后来我又一次听过。一次是摔跤比赛,解说员宋世雄用他炒豆的嘴说,一名摔跤队员是借着对手的力,将他摔倒,死死地压在身下,使其赢得这场比赛,力不在大,而在于巧。听到这句,我忽然一惊,内心有了别样的感受,针刺一般,火烧火燎,坐立难安。也许是愧疚,也许是歉意。从那以后,看父亲也有了友善的目光。其实做农民的父亲也有很多生活的智慧和道理,只不过我那时特叛逆,跟父亲对着干。
    ㅤㅤ⑨有次看梁衡的散文。他转述他的中学语文老师的话,说“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
    ㅤㅤ⑩文章里有人的气?写文章也要借气?
    ⑪这使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父亲所说的借力也好,梁老师所说的借一口气也好,都是一个道理,“借”,是没有成本的最好方法,世间万物道理相通,想明白了,受用无穷。
    ⑫为什么父亲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而同样的话在别人嘴里说出,内心就如此赞同并深有感慨?等我到了父亲的年龄,也成为父亲的时候,才知道望子成龙的心情造成了一次次在希望中失望,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⑬这是做父亲的最纠结的一段路。
    ⑭父亲老了,再不像以前干点什么活就在我面前唠唠叨叨。现在,即便是看见我忙个不停,也不轻易帮衬,更不会轻易去说。以前父亲脾气火急火燎,现在火上房也不着急。父亲学会了妥协与释然。我多想让父亲再指点我一下,我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建议,哪怕不可行,我也会顺着他做给他看。人生的幸福莫过于此。
    ⑮人生的悲痛也莫过于此。教诲你的时候,两耳不闻。忽然需要别人意见的时候,身边再无可托之人。给你建议的人,能告诉你方法的人,以及那些宝贵的经验,都要好好珍藏。
    ⑯生活总要借助外界的力,借助家庭的力,借助父母的力,借助朋友的力,借助师长的力,借助自然之力,甚至借助千古文章的一口气。要知道一己之力,是多么渺小,一己之见,又是多么肤浅。
    (选文有改动)(1)根据第①一⑪段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和情节内容完成下表填空。
    “我”的心理过程 情节内容
    嘲笑父亲 鸡蛋里挑骨头,掐眼看不上我;铲地,说要借力,特矫情。
    愧 疚
    看梁衡的散文,明白写文章也要借气。
    (2)第⑭段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选文以“爱的借力”为标题,有哪些妙处?
    (4)简要概括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借力”成长的事例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

    组卷:24引用:2难度:0.3

三、表达•交流。

  • 13.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组卷:267引用:15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