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考科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高铁酸钾是一种既能杀菌、消毒,又能絮凝净水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是K2FeO4,根据化学式可推算出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组卷:35引用:4难度:0.5
  • 2.如图所示,两个并排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另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一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长的标杆,此时,阳光斜射到水池。下列关于两水池中标杆的影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4难度:0.5
  • 3.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结果见下表.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  )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碘液检验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唾液 0℃ 变蓝

    组卷:5引用:3难度:0.7
  • 4.如图是一幅不完整的检索表,用它对花生、葫芦藓、蕨、松树和豌豆五种植物作如图所示分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5.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图中呈现的是骆驼中两种不同情况下的体温昼夜变化,有关骆驼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6.下列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5
  •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正确的组合是(  )
    选项 乙、丙、丁
    A 常见碱 烧碱、纯碱、熟石灰
    B 常见干燥剂 浓硫酸、石灰石、烧碱
    C 常见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脏
    D 常见清洁能源 太阳能、风能、电能(火力)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8.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或证据不能支持对应假说的是(  )
    选项 假说 现象或证据
    A 地壳是在变动的 坠落在俄罗斯的陨石坠落在地表时砸出了大坑
    B 大陆漂移说 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
    C 达尔文进化论 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
    D 大爆炸宇宙论 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

    组卷:6引用:1难度:0.8
  • 9.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一个在空中、另一个沿光滑斜面,若不计阻力,小球能到达的最高点分别为h1和h2,则h1和h2的关系是(  )

    组卷:281引用:6难度:0.5
  • 10.归纳总结、对比分析是学习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图所示: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的独有特征(不同点),某同学对(1)(2)(3)(4)区域相对应的内容填写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4难度:0.5
  • 11.八下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①用导线绕成螺线管后通电,观察是否能吸引大头针;
    ②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或一枚铁钉,再观察吸引大头针的现象。
    结果发现第②次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更多。有关此实验,说法不正确的(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30小题6分,第31、34每小题0分,第32小题5分,第33小题10分,第35小题13分,共50分)

  • 34.如图是工程时用液压汽车起重机提起重物的示意图。C是卷扬机,E为上下可伸缩的支撑杆。工作时,卷扬机转动使钢丝绳带动A上升。(滑轮、钢丝绳的重以及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1)重物G的体积为500分米3,重为1.5×104N,若起初是浸没在水中,则重物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有多大?(g=10N/kg)
    (2)重物被起重机提出水面后,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5m2,求它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3)使用时,A是
    滑轮。如果以0.4m/s的速度将重物匀速提高2m,则拉力的功率有多大?

    组卷:13引用:2难度:0.5
  • 35.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植树造林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用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碳达峰”和“碳中和”。

    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
     

    (2)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有科学家提出回收利用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从溶液中提取出CO2,又在合成塔使之变为燃料甲醇(CH3OH)。该技术流程如下:

    (资料一: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的K2CO3溶液,K2CO3与CO2反应生成KHCO3,分解池中KHCO3受热分解变成K2CO3
    水和二氧化碳。资料二:合成塔内的反应条件为300℃、200kPa和催化剂。)
    ①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物质名称)。
    ②若生产4.8吨甲醇,则可回收空气中的CO2多少吨?
    (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未来,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将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某小区路灯利用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的蓄电池作电源,其电压为12V、容量为24A•h(表示安•小时)。若路灯的规格为“12V、24W”,则正常工作时通过路灯的电流是多少安培?充足电的蓄电池可供路灯使用多少小时?
    (4)你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些什么?(至少2点)

    组卷:28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