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满分48分)

  • 1.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国各级政府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种群数量由1981年的7只发展到2007年的800余只.有关野生朱鹮的食物网如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38引用:9难度:0.5
  • 2.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如图)运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土、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 3.某地盛产大桃,但果园大量废弃枝条和落叶乱堆乱放占用土地,被焚烧后污染环境。为解决此问题,当地政府建设了“生态桥”工程,将废弃枝条和落叶加工成有机肥后施加到果园土壤中,减轻污染的同时提高了桃的产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6
  • 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抵抗力指标表示当一个干扰使生态系统的功能偏离正常作用范围时偏离的大小,恢复力指标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的下限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51引用:1难度:0.7
  • 5.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3难度:0.7
  • 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6难度:0.9
  • 7.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中,生活着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种类丰富的植物,还生活着多种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以及微生物。这些生物都占据着定的生态位。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7
  • 8.研究人员调查1928-1977年欧洲灰鹭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7
  • 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管号 I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综合题(共4小题,满分52分)

  • 27.当土地停止耕种时,演替便开始了,最早入侵耕地的植物称为先锋植物,先锋植物的出现是演替开始的标志。随着演替的发展,弃耕地周围环境中的物种逐渐向弃耕地中扩散。在自然状态下,演替会使植被得以恢复,最终发展为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学家在研究某弃耕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对不同时期群落的丰富度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的演替属于
     
    类型。土地在经数年精耕细作之后,以往植被的痕迹往往被彻底清除,同时创造出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这种环境不仅适于作物,还适于不受耕作抑制的杂草生长,所以最早入侵弃耕土地的先锋植物是
     

    (2)随着演替的发展,物种数量增多,群落内不同植物种群之间的
     
    关系明显加剧,依据曲线图,请描述物种丰富度在50a内的变化
     

    (3)经研究调查发现,群落中有一部分植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无性繁殖,属于克隆植物。在群落演替的中后期,这些克隆植物占据优势地位,与大部分非克隆植物相比,克隆植物能通过分株之间的连接物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克隆植物的环境适应能力,这种现象叫生理整合。请据此推测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曲线下降的原因:
     

    (4)在自然条件下,这片弃耕土地最终发展成为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这属于群落的
     
    ,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
     
    的能力。

    组卷:85引用:12难度:0.7
  • 28.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细胞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数量增长大致符合“J”型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外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3)在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组卷:8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