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三中片区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感受社会生活,促进健康成长。下列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可取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2.张华在家里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是八年级的学生,去超市买东西是消费者。这表明(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是混乱的
    ③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身份都是相同的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组卷:43引用:6难度:0.8
  • 3.2022年3月5日,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3个中国志愿者服务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和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共青团某县委开展了“青春志愿”系列活动。这一活动(  )
    ①培养了我们亲社会的习惯
    ②说明青春的探索不需要自信
    ③让我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有利于我们张扬个性、欣赏自我

    组卷:14引用:18难度:0.6
  • 4.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与之表述一致的是(  )
    ①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②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组卷:49引用:23难度:0.6
  • 5.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组卷:681引用:106难度:0.5
  • 6.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网络诈骗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不法分子在知名网站,向不特定群体随意散布虚假商品信息,或直接制作虚假购物网站,编造公司的名称诱惑贪图便宜的网友上当。这告诫中学生应该(  )
    ①加强打击力度,严惩网络诈骗
    ②遇到网络诈骗,要及时寻求法律帮助
    ③克服虚荣心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④加快立法,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组卷:77引用:11难度:0.7
  • 7.2021年12月11日,在新华社智能化演播室,通过利用5G跨屏+沉浸式技术呈现立体空间场景,把中国空间站“搬进”了演播室,间隔400公里的两个空间无缝交融对接,中科院专家和“太空教师”同步做实验,带你“沉浸式”感受科学奥妙。这体现了(  )

    组卷:73引用:19难度:0.8
  • 8.校园App具有在线布置和批改作业、及时反馈信息等功能,受到师生和家长们的喜爱,但也出现了内容良莠不齐、数量泛滥成灾的现象。这反映了(  )

    组卷:78引用:21难度:0.6
  • 9.2022年,我国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开展“清朗”行动能有效(  )
    ①扩大公民表达权
    ②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弘扬网络正能量
    ④提高文化传播的速度

    组卷:194引用:42难度:0.6
  • 10.观察漫画,下列对图中“低头族”的建议合理的是(  )
    ①积极传播网络信息
    ②珍惜相聚时光,呵护亲情
    ③不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④学会被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组卷:4引用:5难度:0.7

二、非选择题:请根据下列各题要求,回答问题。(共5题,50分)

  •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年初,高邑县公安局退休副局长韩某,在小区门口不戴口罩强行外出,被拦时还辱骂防控执勤人员,试图抢夺对方手机。2021年1月13日晚,大连市某街道办原副主任王某,在进入一小区时,不服从防疫规定,拒不登记身份证号等信息,于是拨打电话找小区所在社区书记“协调”。
    网友发声:“在全国防疫形势逐渐趋紧的局面下,还有人要特权,寻求特殊照顾!这类事件频发,规则意识还有没有?”
    网友跟帖:“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如果大家都漠视规则,那真正的自由何在?”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网友说:“规则与自由就像孪生兄弟。”你认同此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怎样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组卷:2引用:1难度:0.4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3班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开展“学社会规则,做合格公民”的活动。
    活动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体味中华传统美德。
    古文名言 体现的美德
    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尊重他人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
     
    丈夫一人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1)阅读上表中的古文名言,填写①②处的内容。
    (2)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活动二:学习身边案例,规范自身行为。
    15岁的中学生陈某结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来因参与偷窃财物、打架斗殴等,被公安机关拘留。陈某不思悔改,伙同“朋友”拦路抢劫,作案多起。人民法院依据刑法,认定陈某犯有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3)陈某拦路抢劫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判定的依据。
    (4)陈某的经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组卷:6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