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下)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11/25 7:0:2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问君西游时还 ②青泥盘盘
    见悲鸟号古木 ④悲不见九州同

    组卷:93引用:14难度:0.9
  • 3.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言声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4.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13引用:5难度:0.9
  •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5难度:0.7
  • 6.下面对《虞美人》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6难度:0.7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5分)

  • 19.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阳•老人•少女
    (苏联)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
          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来。”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待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经历了战争之后,饱受创伤的人民,逐渐过上了美满的生活。
    B.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寥寥数语,生动形象地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C.本文语言质朴,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是凝望太阳”“刻满皱纹的脸”“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
    D.“太阳•老人•少女”作为文章的题目,简练醒目,富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其中,“少女”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
    (2)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才交代老人是个盲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请简要赏析。

    组卷:7引用:2难度:0.5

六、作文(60分)

  •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正月始,前湖北作协主席方方以日记方式记录武汉封城后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很快《方方日记》拟被译成英文、德文在海外发行。《方方日记》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方方被推到风口浪尖。
          焦点一:指斥者认为她是负能量宣传,没有看到中国社会抗疫的积极面,刻意回避正能量。而且其日记中经常有”听某某邻居、某医生、某同学说”等字眼,作为日记,方方竟然采信道听途说,丧失了纪实文学的真实性;肯定者认为她是当代鲁迅,针砭时弊,揭露社会黑暗面,方方的书展示了中国作家的良知、批评的勇气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焦点二:《方方日记》拟在国外发行,有人认为其是卖国行为,无异于向西方别有用心的人递刀,有利于其抓住中国的把柄,甩锅中国,方方已沦为西方抹黑中国的一枚棋子;有人认为方方为中国知识分子争得了颜面,其日记在海外发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武汉抗疫情况,真相理应向世人展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感想呢?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3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