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5/31 8:0:9

一、基础素养题(本大题共10小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小题4分,共30分)

  •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拥有诸多“世界之最”。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黑色区域代表亚洲的主体部分,下列能较准确地表示亚洲半球位置的是(  )

    组卷:6引用:0难度:0.50
  • 2.如图为“亚洲地理位置和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下列关于亚洲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3.如图为“亚洲地理位置和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

    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一、基础素养题(本大题共10小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小题4分,共30分)

  • 29.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三大湾系之一的罗斯海区域沿岸,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读图,完成下面27~30题。

    中国五个科考站,距离南极点最近的考察站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9.2022年10月26日,中国开启了第39次南极科考,并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27~30题。
    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

    组卷:3引用:0难度:0.60
  • 29.2021年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队员101人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执行科考任务;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据此完成17~20题。

    我国科学考察队选择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到南极科考是因为此时南极地区(  )
    ①正值暖季
    ②正值冬季
    ③白昼时间长
    ④降水稀少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9.2022年10月26日,中国开启了第39次南极科考,并于2023年4月6日返回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南极科考任务圆满完成。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27~30题。
    以下属于南极科考项目的是(  )
    ①雨林调查②环境研究③冰川研究 ④海洋考查⑤民居考查

    组卷:1引用:0难度:0.90

二、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1小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每小题20分,共20分)

  • 30.(一)共通一条路  同饮一江水
    材料一:2021年12月3日,客货混运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该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目前,中老铁路运输网已辐射至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新加坡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材料二:在“中老铁路”建成前,中国和老挝之间的交通主要靠湄公河发展水运,“澜湄合作”是指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围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实施的可持续开发与合作。澜湄合作也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
    材料三:图1为“中南半岛地形、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图2为“中老铁路示意图”,图3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水稻分布图”,图4为“万象气候资料图”。
    (1)该区域地形和河流具有①
     
    特点,中南半岛的河流流向大致是②
     
    ,由此可知该地地势③
     

    ①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地形崎岖,河流短急
    ②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③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高西低
    (2)“中老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需要架桥梁、穿隧道,被称为“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①
     
    ,铁路开通后,优先发展起来的产业最可能是②
     
    。通过“中老铁路”从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不可能的是③
     

    ①A.土地紧缺,节约耕地
    B.减少投入,降低成本
    C.山高谷深,河流众多
    D.灾害频发,预防灾害
    ②A.水产养殖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畜牧业
    D.物流运输业
    ③A.小麦
    B.水稻
    C.天然橡胶
    D.香蕉
    (3)湄公河流经多个国家,上游是我国的澜沧江,对湄公河描述正确的是①
     
    ,中南半岛上水稻的主要分布在②
     
    ,对澜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粮仓”的条件分析,不正确的是③
     

    ①A.冬季河流会结冰
    B.上游水流平缓
    C.下游水能丰富
    D.水量季节变化大
    ②A.内陆地区
    B.河流沿岸及沿海地区
    C.河流中上游地区
    D.高原地区
    ③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C.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D.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澜湄合作”涉及的内容可能有
     

    ①水资源管理
    ②环境保护
    ③旅游开发
    ④消除各成员国发展差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析农业特征 跨流域调水材料一: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美国本土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北部雨水丰沛,南部光热条件好,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该地区实施了北水南调工程。
    材料二: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西侧农业发达,澳大利亚政府在此地区修建了东水西调工程。
    材料三:图5为美国本土农业带示意图,图6为澳大利亚农业带示意图,图7为美国本土西部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图和航拍景观图,图8为澳大利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9为澳大利亚沿30°S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美国和澳大利亚共同濒临的大洋是①
     
    ,两国共同的地势特点是②
     
    ,图5和图6体现了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③
     

    ①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②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西高,中部低
    D.南北高,中部低
    ③A.地区专业化
    B.高度机械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业化
    (2)美国本土乳畜带和澳大利亚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有
     

    ①气候湿热
    ②水源充足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④人口众多,市场广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根据材料一,分析图7中B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
     

    ①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②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③人口、城市密集,生活用水量大
    ④工农业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图7右侧为美国本土西部某一地区的航拍景观图,圆圈内为喷灌形成的农田,为典型的节水农业,推测此类景观应该在图7中的①
     
    ,最适合运用这种节水农业技术的地区或国家是②
     

    ①A.A地分布较多
    B.B地分布较多
    C.A地和B地都广泛分布
    D.A地和B地都不分布
    ②A.东南亚
    B.印度
    C.中东
    D.欧洲西部
    (5)据图9信息显示,澳大利亚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①
     
    ,同时受地势的影响,②
     
    _地下水丰富,形成大自流盆地,为发展养羊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分水岭西侧降水量少于东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③
     
    ,东水西调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发展。
    ①A.印度洋
    B.太平洋
    C.阿拉伯海
    D.墨西哥湾
    ②A.中部平原地区
    B.西部高原地区
    C.大分水岭
    D.东南沿海地区
    ③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

    组卷:23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