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乐吾实验学校八年级(下)第一次质检语文试卷

发布:2024/10/27 3:0:2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六位志愿者代表收到了礼物——六zhǎn 灯笼。于志愿者而言,灯笼比之前所设想的鲜花更加珍贵而有意义。“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甲】每一位志愿者都如同夜空中的繁星,虽闪烁微弱星光,但互相倚靠和信赖,故连成一片璀璨星空。他们用自己的服务享受着精彩的竞技比赛,用积极、顽强和坚强的精神震hàn着每一个冬奥人的心。心手相牵,温暖你和我;梦想升téng ,照耀天与地。【乙】志愿者们用自信和热爱,让生命锭放,凝聚起同心筑梦、共创未来的磅bó 伟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中【甲】【乙】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3)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于志愿者而言,灯笼比之前所设想的鲜花更加珍贵而有意义”一句的主语是“于志愿者而言”。
    B.选段中“代表”“闪烁”“璀璨”“和”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
    C.“更加珍贵”“微弱星光”“竞技比赛”“心手相牵”这几个短语的结构完全相同。
    D.引用诗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形象地描写出闭幕式上星落、月悬的美丽景象。

    组卷:13引用:1难度:0.6
  • 2.用古诗或课文原句填空。
    ①关关雎鸠,
     

     
    ,白露未晞。
    ③青青子衿,
     

     
    ,波撼岳阳城。
    ⑤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绘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⑥《回延安》中运用比兴手法,回忆延安当年大生产运动情景的诗句:
     
     

    组卷:4引用:1难度:0.9
  • 3.综合性学习。
          班上要开展以“用绝美古诗,点赞冬奥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冬奥会上每一帧的画面截出来,都是一幅无可挑剔的照片。下列诗句分别描述了哪一项冬奥项目?请将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冬奥比赛项目:A.花样滑冰           B.自由式滑雪         C.高山滑雪
    ①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元稹)              
     

    ②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唐•李群玉)                    
     

    ③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4.“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你想用小诗来点赞这次冬奥会,请你仿照画线句子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完成这首小诗。
          用那方块字,把盛情书写,片片雪花做请帖,请你来滑雪;编个中国结,
     
     
    ,请你来联欢。

    组卷:3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理解(66分)

  • 13.阅读毕飞宇的《汤圆》一文,完成问题。
          ①那一天我得到了一碗汤圆。但我们乡下人要土气一些,把汤圆叫作“圆子”。我的碗里一共有4个圆子,后来,有几个大人又给了我一些,我把它们吃光了。以我当时的年纪,我的母亲认为,我吃下去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实际能力,所以,她不停地重复,她的儿子“爱吃圆子”,“他吃了8个”。
          ②直到现在,我都快五十了,我的母亲仍认定她的儿子“爱吃圆子”。其实我不喜欢。在那样的年代,爱和不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有”。
          ③我还想告诉我的母亲,其实那一次我吃伤了。很抱歉,“吃伤了”是一件很让人难为情的事,可我会原谅自己。
          ④我为什么至今还记得那碗汤圆呢?倒不是因为我“吃伤了”,首要的原因是汤圆属于“好吃的”。吃好吃的,在当时这样的机会并不多。
          ⑤“好吃的”有什么可说的吗?有。
          ⑥我们村有一个很特殊的风俗,在日子比较富裕的时候,如果哪一家做了“好吃的”,关起门来独享是一件十分不得体的事情,是要被人瞧不起的。我这么说也许有人要质疑:你不说你们家做了“好吃的”,人家怎么会知道呢?这么说的人一定没有过过苦日子。我要告诉大家,人的嗅觉是十分神奇的,在你营养不良的时候,你的基因会变异,你的嗅觉会变得和狗的嗅觉一样灵敏。这么说吧,你家在村东,如果你家的锅里烧了红烧肉,村子西边的鼻子会因为你们家的炉火而亢奋——除非你生吃。
          ⑦所以,乡下人永远都不会去烧单纯的红烧肉,他们只会做青菜烧肉、萝卜烧肉、芋头烧肉,一做就是满满的一大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要送。左边的邻居家送一碗,右边的邻居家送一碗,三舅妈家送一碗,陈先生(我母亲)家送一碗。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点“意思”,点缀在最上头。
          ⑧我们乡下人就是这样的,也自私,也狠毒,但是,因为风俗,大家都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自己有一点儿好的马上就会想起别人。它是普遍的,常态的。
          ⑨有一首名曲,叫《如歌的行板》。它是这么唱的:“瓦尼亚将身坐在沙发/酒瓶酒杯手中拿/他还没有倒满半杯酒/就叫人去喊卡契卡。”
          ⑩这第一次读到歌词是在1987年的冬天。那一年,我大学毕业,一个人在宿舍。读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几乎没有过渡,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不需要回忆,不需要。往事历历在目。在我的村庄,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伟大而温润的中国乡村传统依然没有泯灭,它在困厄里流淌,延续:每一个乡亲都是瓦尼亚,每一个乡亲都是卡契卡。我就是卡契卡,可我还没有来得及做瓦尼亚,就离开了我的村庄。这是我欠下的。
    ⑪很可惜,在我还没有离开乡村的时候,这个风俗已经出现了衰败的态势,最终彻底没落了。
    ⑫分享,多么芬芳的一个东西,它到哪里去了呢?
    ⑬“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一块与狗分享的骨头才是慈善。”这句话是杰克•伦敦说的。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正上大学二年级,在扬州师范学院的图书馆里。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
    ⑭我很高兴地注意到一个现象,“分享”这个词的使用率正在上升。我渴望着有那么一天,“分享”终于成为汉语世界里使用率最高的一个词,而“分享”也真的成为我们切实可感的“民风”。
    (选自《小品文选刊》,有删改)(1)文章开篇用不少笔墨叙述“我”小时候吃汤圆的故事,有何作用?
    (2)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赏析语言。
    ①因为有青菜、萝卜和芋头垫底,好办了,肉就成了一点“意思”,点缀在最上头。(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这句话至今还像骨头一样生长在我的肉里。(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3)第⑩段中“我”读到这首西亚民歌最后一句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的原因有哪些?请具体说说。
    (4)揣摩第⑮段画线句的含义。
    (5)阅读文章第⑥段划线句与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两段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所写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链接材料】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揖过去了。
    ----鲁迅《社戏》

    组卷:26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60分,其中含卷面5分)

  • 14.精彩总是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或者是鲁迅笔下看戏途中的江南美景,或者是刘成章文中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或者是冬奥会上冰雪女孩谷爱凌的最强挑战,或者是抗疫路上无数勇者的感人温情……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生活中的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真实,不得捏造或套作;(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3)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