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 唐诗五首 渡荆门送别》2019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12/26 15:0:2
一.诗歌阅读
-
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现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2)具体分析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
(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
(6)选出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写景名句,它好比电影摄像镜头摄下的一组图画,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随“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入“则力透纸背,写出了大江的气势。
B、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D、这首诗意境清雅,风格纤细,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描绘出长江中下游一带数千里的山势与水势,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组卷:102引用:1难度:0.7
一.诗歌阅读
-
4.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2)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
(3)诗中点明“送别”句子是:“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两句诗想像大胆、奇特,被人誉为“神来之笔”,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这美妙的画面。组卷:94引用:1难度:0.7 -
5.阅读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7)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组卷:20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