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 光现象》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
-
1.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
组卷:462引用:9难度:0.7 -
2.在“新农村”建设之前,每当雨季来临,路面上积水不少,夜间行人背对着月光行走时( )
组卷:192引用:6难度:0.7 -
3.一根直棒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垂直,则直棒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 )
组卷:51引用:2难度:0.7 -
4.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组卷:379引用:68难度:0.9 -
5.如图,是金山景区内的玉带桥,其桥面最高处距水面3米,要看到水中完整的桥的倒影,水深应为( )
组卷:83引用:3难度:0.9 -
6.如图所示,光在玻璃或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94引用:17难度:0.5 -
7.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组卷:2608引用:37难度:0.9 -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组卷:2913引用:57难度:0.7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23.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2)图中的光屏时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 ;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4)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24.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2)请你指出上述探究实验过程存在的不足:。组卷:53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