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2016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广州一中)
发布:2024/10/28 12:0:2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
1.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1033引用:17难度:0.9 -
2.如图所示,下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组卷:1368引用:18难度:0.9 -
3.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凸透镜中心距光斑的距离为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组卷:87引用:3难度:0.9 -
4.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76引用:4难度:0.7 -
5.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304引用:40难度:0.9 -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组卷:232引用:19难度:0.7 -
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71引用:84难度:0.7
四、实验题(21分)
-
22.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他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可把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
(3)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且靠近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4)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小明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也会变得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5)若想从光屏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物体放在点(填字母符号)。组卷:231引用:11难度:0.1 -
23.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
(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cm。
(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cm、13.0cm,与理论像距16.0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次数 1 2 3 材料 玻璃 玻璃 水晶 凸起程度 较小 较大 较大 焦距/cm 8.0 4.0 组卷:1079引用:4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