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诗词三首》2019年同步练习卷(4)

发布:2024/12/8 19:30:2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  )

    组卷:242引用:4难度:0.9
  •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90引用:3难度:0.7
  • 3.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10引用:2难度:0.7

三、课外拓展阅读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①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黄河源头。张骞奉命沿黄河西行数月,在黄河源头“见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自此有黄河源头与天上银河相通的传说。
    (1)诗歌前两句状写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九曲黄河的
     
     
    的特点。
    (2)对诗歌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概。
    C.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诗人在叙写离开黄河“直上银河去”的愿望中,流露出了消极避世的思想。

    组卷:198引用:5难度:0.8
  • 10.画堂春•寄子由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语《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②“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组卷:146引用:7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