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八年级(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6/26 8:0:9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题每小题1分,6-10题每题2分,共15分)

  • 1.《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图文并茂地记载了农业,工业,手工业等各项技术。如图中涉及的主要产品制作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2引用:5难度:0.8
  • 2.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3.做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属于安全操作的是(  )

    组卷:199引用:4难度:0.7
  • 4.取6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锥形瓶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石棉网
    ⑧胶头滴管
    ⑨量筒

    组卷:274引用:4难度:0.5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3难度:0.7
  •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7.4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是(  )

    组卷:87引用:12难度:0.6

三、填空题(共50分)

  • 18.《蜡烛的化学史》是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的传世科普经典。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沿着大师的足迹,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了再一次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焰心处物质具有可燃性
    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成分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 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 白烟中含有
     

    组卷:125引用:3难度:0.7
  • 19.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制备气体的装置。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小李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收集装置中的水慢慢变成紫红色了,他仔细思考发现反应装置中缺少
     

    (2)氧气收集完成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可多选)。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3)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能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5)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
     
    (填序号)。
    (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对比实验来比较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实验装置如图2。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 催化剂
    实验1 5mL  4% 粉末状MnO2 0.2g
    实验2 5mL  4% 粉末状CuO 0.2g
    ①MnO2、CuO都能做反应的催化剂,则两者在化学反应前后
     
     
    均不发生改变。
    ②实验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有:氧气体积和
     

    ③实验时,分别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注入盛有催化剂的小试管中,测量并记录数据,实验过程中发现U型管内右侧液面上升,原因是
     

    ④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