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30 9:0:8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任人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的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强大能力的伟大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能力、更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祀我国、山河无,逝者已矣、生者奋进。我们要铭记所有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卓著贡献的英雄烈士,发挥他们的精神,吸取奋发的力量,为克服前进路上的坚难险阻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①_____的重大考验,努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新的更大的业绩。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人民正②_____、勇毅前行、团结奋斗,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我们坚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1)下列对加点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割”的“宰”,部首是“六”,总笔画数为10画,读“zǎi”。
    B.“国殇”的“殇”读“shāng”,部首是“歹”,不读“tāng”。
    C.“无恙”的“恙”,部首是“心”,读“yàng”,指疾病。
    D.“创造”的“创”读“chuàng”,是翘舌音,不读“cuàng”。
    (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卓著
    B.坚难险阻
    C.不懈奋斗
    D.谱写
    (3)在文中①②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惊涛骇浪 踔厉奋发
    B.波涛汹涌 生气勃勃
    C.波翻浪涌 高歌猛进
    D.大风大浪 群情激昂
    (4)文中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中国的今天”改为“今天的中国”。
    B.把顺序调整为“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
    C.“发挥”改为“表现”,“吸取”改为“摄取”。
    D.把句子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就此而言,应当加快拓展应用场景,进行规模化市场探索,打造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
    ②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更多潜在应用场景将会不断涌现。
    ③加速新技术落地,有助于保持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
    ④挖掘更多应用场景,着力打通落地环节,推动人工智能与相关行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应用必将发挥更大效用。
    ⑤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矿山、智能供应链等,为拓展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⑤③④②①
    B.⑤①④③②
    C.②⑤①③④
    D.②①③⑤④

    组卷:37引用:1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赠别二首(其二)【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乙】送沈子福之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号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注释】①罟(gǔ)师:渔人:这里指船夫。②临圻(aí)地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尾句中的“到天明”点出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B.甲诗用精练流畅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余韵不尽。
    C.乙诗首句中的“行客稀”正面衬托出送别之地的凄清,烘托出送别时的伤感气氛。
    D.乙诗将抽象无形的感情写得生动具体,使人可见、可触、可感。
    (2)请说说两首诗的后两句在艺术手法上的相通之处。

    组卷:38引用:2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②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举顺天乡试,为学官⑤。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一人,毋及除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选自朱国桢《藩国名臣》)【注释】①藁(gǎo)城:今属河北省石家庄市。②惰容:萎靡不振的神情。③埒(liè):同等,相同。④顺天乡试:明清时代科举制省一级(包括京师顺天府)的考试。⑤学官: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⑥矱(yuē):尺度,标准。⑦凛凛:严肃敬畏的样子。⑧朴(pō):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⑨折节: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寝
     

    ②虽
     

    ③遗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
    ②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
    (3)文中赵准教育弟子有怎样的特点?

    组卷:26引用:2难度:0.5

四、名著阅读(10分)

  • 9.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一共分12篇,分别是:①探寻红色中国,②去红都的道路,③在保安,④
     
    ,⑤
     
    ,⑥
     
    ,⑦去前线的路上,⑧同红军在一起,⑨同红军在一起(续),⑩
     
    ,⑪回到保安,⑫又是白色世界。

    组卷:14引用:2难度:0.5

五、作文(5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请以“我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为中间过渡段,写一篇文章。
    要求:(1)前后文添加合理的内容,内容必须积极向上;(2)题目自拟;(3)文体自选;(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组卷:1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