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2019)选修1《4.2 特异性免疫》2021年同步练习卷(14)

发布:2024/11/21 15:30:3

一、单项选择题

  • 1.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
    选项 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 推论
    A 损害呼吸道黏膜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T细胞数目 影响特异性免疫
    C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影响细胞免疫
    D 导致抗体水平升高 影响体液免疫

    组卷:46引用:19难度:0.8
  • 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8引用:8难度:0.5
  • 3.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等量注射) 抗体 免疫功能
    胸腺中的淋巴细胞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 正常 正常
    生理盐水

    组卷:27引用:6难度:0.7
  •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9
  • 5.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下列属于两者区别的是(  )
    ①是否具免疫的持久性
    ②是否能对抗原保留记忆功能
    ③是否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④是否具有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分化。

    组卷:16引用:9难度:0.7
  • 6.下列对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体液免疫中,能直接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②浆细胞的特征之一是具有相对发达的高尔基体;
    ③记忆B细胞能快速识别抗原并产生更多的抗体参与免疫;
    ④分泌溶菌酶杀灭病原体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功能;
    ⑤T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效应;
    ⑥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能力减弱.

    组卷:122引用:13难度:0.9
  • 7.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  )

    组卷:1引用:4难度:0.7
  • 8.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原因(  )

    组卷:13引用:10难度:0.7
  • 9.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7难度:0.6
  • 10.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19引用:34难度:0.9

三、填空题

  • 30.图1为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2为肿瘤细胞的一种免疫逃逸机制示意图。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
     
    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2)图1中T细胞识别肿瘤抗原后被激活,增殖并
     
    形成效应T细胞群和
     
    细胞群。
    (3)图1中效应T细胞通过TCR只能识别带有同样抗原的肿瘤细胞,故发挥的免疫作用具有
     
    性,效应T细胞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
     
    死亡。
    (4)为阻断图2中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通路,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了抗PD-L1抗体。该抗体注入体内后通过
     
    传送与
     
    结合,可解除T细胞的活化抑制。
    (5)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需对该抗体进行人源化改造,除抗原结合区域外,其他部分都替换为人抗体区段,目的是
     

    组卷:542引用:19难度:0.6
  • 31.如图表示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神经—体液调节途径涉及的主要结构是
     
    、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当内环境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通过
     
    调节维持相关激素水平的稳定。
    (2)吞噬细胞可参与
     
    免疫,T细胞可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
     

    (3)图示表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髓和
     
    ,与图示有关的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除了图中列举的类型处,还有两类有代表性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和
     

    (4)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于神经细胞并产生兴奋,在此发生的信号转换过程是
     

    组卷:4引用:4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