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六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项目一微小世界

  • 1.小科学习了“微小世界”这个单元后,了解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并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扩展自己的视野。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科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他设计了以下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1)小科每天对四个烧杯进行观察,他从杯外观察到干稻草大小比实际的干稻草要 
     
    ,原因是盛有水的烧杯相当于
     
    镜。
    (2)为了更好地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小科将两个放大镜固定在支架上(如图)制作成简易显微镜,他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上下交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如果小科将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变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填“会改变”或“不变”)

    (3)小科组合的两个放大镜,相当于显微镜的 
     

    A.镜筒 B.物镜和目镜 C.反光镜 D.镜臂
    (4)一星期后,小科用滴管分别从4个烧杯中吸取液体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他在 
     
    号烧杯和 
     
    号烧杯中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
    (5)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
    A.培根 B.列文虎克 C.罗伯特•胡克 D.巴斯特
    (6)小科取来显微镜(如图),构造②的名称 
     
    ,观察时应用 
     
    (填“左”或“右”)眼注视目镜。观察字母“p”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是 
     


    (7)如表A、B、C、D四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组。
    A B C D
    目镜 10× 12.5× 10×
    物镜 40× 40× 10× 10×
    (8)小科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放上载玻片后,降低镜筒,此时眼睛应该注视 
     

    A.目镜 B.物镜 C.调节旋钮 D.反光镜
    (9)如图是小科在观察自制的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为视野乙,装片应 
     
    方向移动才能达到要求。

    (10)在观察水中微小生物时,先在载玻片上放一些脱脂棉纤维,其目的是 
     

    A.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B.吸收多余的水分
    C.给微生物保暖
    D.增加水的营养
    (11)在显微镜下,小科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 
     


    A.草履虫 B.变形虫 C.喇叭虫 D.阿米巴原虫
    (12)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科学家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要借助 
     

    A.放大镜
    B.电子显微镜
    C.光学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13)人们利用 
     
    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的优势,生产大量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草履虫

    组卷:10引用:1难度:0.3

二、项目二地球的运动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人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航天科学能揭示宇宙的形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地球的运动与发展,以及空间环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对天文学、宇宙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想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 2.小科查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 橡皮泥地球模型比较符合地球的结构。(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3._____不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的航天员。(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4.请用箭头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用阴影在图中画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

    组卷:1引用:1难度:0.7

三、项目三工具与技术1790年,法国西夫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它只有两个轮子而没有传动装置,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转动方向需要下车搬动车子。1801年,俄国人阿尔塔马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自行车上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变行驶方向。德莱斯成为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工具与技术引领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美好!请结合“工具与技术”单元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 5.关于工具与技术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组卷:31引用:2难度:0.8
  • 6.自行车上有许多简单机械的应用。刹车是杠杆类工具,请在图中的括号里标出它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并标出杠杆的类型(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

    组卷:2引用:1难度:0.6

四、项目四能量世界万物发生变化的时候,也往往伴随着能量形式的出现和转换,在身边找找能量存在的证据和能量之间转换的形式。

  • 18.小科成立了“奥斯特”实践小组开展了系列电能和磁能转化的实验研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研究项目。
    (1)下列材料中,可以制作电磁铁的是 
     

    A.导线、指南针 B.铜芯、导线、铁钉 C.磁铁、导线
    (2)请在图1和图2的括号中写出电磁铁的南北极。

    (3)小科实践小组做了电磁铁的探究实验,下面是他们小组的实验记录单。根据记录进行实验分析。
    线圈匝数 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数量(枚)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20匝 5 6 7 6
    40匝 12 11 13 12
    60匝 28 11 29 26
    (4)这小组探究的问题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吗?
    (5)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匝数等
    B.电流大小、铁芯的体积大小等
    C.线圈的匝数、铁芯的体积大小等
    D.线圈的匝数、电流大小等
    (6)请将记录单中有问题的数据“圈”出来。
    (7)实验中如果发现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A.直接修改数据
    B.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新数据
    C.向同学抄数据
    D.根据自己的推理,编一个数据
    (8)根据这组同学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9)小科拆开电动机,观察它的构造,发现里面 有个电磁铁,通过验证知道了电动机的工作原
    理就是 
     

    组卷:16引用:1难度:0.3
  • 19.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电风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电风扇能转动起来产生风,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小明接通电流后发现,电风扇的风是朝后吹的。请你想个简易的办法,使电风扇的风向前吹。

    组卷:44引用:2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